流水桃花又避秦,诛茅西崦结为邻。
如公尚友浮丘伯,顾我早师梅子真。
棋酒从容新里社,衣冠萧散古遗民。
他年史传收芳迹,应许牵联作隐人。
流水桃花又避秦,诛茅西崦结为邻。
如公尚友浮丘伯,顾我早师梅子真。
棋酒从容新里社,衣冠萧散古遗民。
他年史传收芳迹,应许牵联作隐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剡的《避乱至乌岩山赠承节赵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逃避战乱、隐居山林的心境和情感。
"流水桃花又避秦"一句,以柔美的流水与桃花为背景,暗示诗人因避乱而来到这片桃源之地,桃花也成为了避难之所,颇有《桃花扈里》的情趣。
"诛茅西崦结为邻"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诛茅即竹林,西崦为远山,通过将这些自然元素作为邻里,展现出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如公尚友浮丘伯"及"顾我早师梅子真"两句,分别提到了对朋友和尊敬的师长的思念。浮丘伯、梅子真均是古代隐逸之人,诗人通过这些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品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棋酒从容新里社,衣冠萧散古遗民"一段,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山中淡泊清欢的生活画面。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棋局与饮酒场景的细腻刻画,以及对衣饰不整和古代遗风的描述,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他年史传收芳迹,应许牵联作隐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后世记载自己美好行迹的希望,以及愿与同道中人结为知音,以隐逸自居的心志。通过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超脱和自在,以及他对未来命运的淡然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操和高洁的人格,更是将山林之美与隐逸之情融为一体,构筑出一个既超凡脱俗又自得其乐的意境。
少年喜风雪,走上百尺楼。
买酒不论钱,贳却紫貂裘。
相从尽豪客,楼下系紫骝。
雄心视宇宙,万事叶沉浮。
欲骑凤凰去,肯顾万户侯。
误奏上林赋,白衣对冕旒。
一钓沧海空,遂跨六鳌头。
去年辞紫微,龙节得荆州。
渚宫美游观,绛帐压清流。
风雪不异昔,乱眼玉花稠。
日月翻两车,俄惊十五秋。
故人如飞云,零落不能收。
老意虽未伏,酒量已难投。
吊影对明烛,金樽谁献酬。
隔年得一书,何足解沉忧。
安得缩地术,来此醉相留。
故人不可见,敢忘贫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