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日以变,山色日以新。
举杯试问山,古今阅几人。
我非山主人,聊为山之宾。
杖可入幽险,诗能写清淳。
但恐我他适,山乎尔谁邻。
我发日以变,山色日以新。
举杯试问山,古今阅几人。
我非山主人,聊为山之宾。
杖可入幽险,诗能写清淳。
但恐我他适,山乎尔谁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每日观察自然变化的感受,以及与山的互动。首句“我发日以变,山色日以新”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心境的变化,山景也在不断更新。接着,“举杯试问山,古今阅几人”诗人借饮酒向山提问,暗示山见证了无数岁月和人事变迁。
诗人自谦并非山的真正主人,却视自己为山的过客或宾客,“杖可入幽险,诗能写清淳”,表达了诗人愿意深入探索山中隐秘,用诗歌记录山的纯净与深沉。最后两句“但恐我他适,山乎尔谁邻”流露出对未知未来的担忧,担心自己离开后,山将与何人相伴。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与山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许有壬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元代山水诗的特点。
我闻章泉清,有客日洗耳。
而况坦腹眠,满意得佳士。
相期忘岁月,饱饭读书史。
祇恐翁独吟,黄鹄举千里。
静言同门友,吾郡差若多。
相望数舍隔,便如千里赊。
惟有湖上翁,时时许相过。
比缘迹萍梗,亦已废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