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犹自鼓悲风,庙食今传在甬东。
壮士由来思倚剑,浮言谁复念韬弓。
当年帝宠元称渥,此日群情已抱公。
天意也怜功未赏,有孙新得荐南宫。
江波犹自鼓悲风,庙食今传在甬东。
壮士由来思倚剑,浮言谁复念韬弓。
当年帝宠元称渥,此日群情已抱公。
天意也怜功未赏,有孙新得荐南宫。
这首诗表达了对某位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感慨。首句“江波犹自鼓悲风”,以江水的波涛象征着逝去英雄的哀伤与怀念,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接着,“庙食今传在甬东”一句,点明了这位英雄虽已逝去,但其事迹与精神仍被后人铭记,并通过祭祀得以传承,地点位于甬东,暗示了其影响之深远。
“壮士由来思倚剑,浮言谁复念韬弓。”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英雄的英勇形象与高尚品质。壮士们常常渴望能够拔剑而起,为正义与国家效力,而面对那些轻浮的言论,他们却能保持冷静,不为所动,继续韬光养晦,准备时机。这不仅展现了英雄们的勇气与决心,也体现了他们的智慧与深谋远虑。
“当年帝宠元称渥,此日群情已抱公。”这里通过对比,回顾了英雄生前受到帝王的厚爱与尊崇,以及死后得到民众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这种从个人到群体的转变,凸显了英雄事迹的影响力和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最后,“天意也怜功未赏,有孙新得荐南宫。”这一句表达了对英雄未能得到应有的荣誉与奖赏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希望,即英雄的后代将有机会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现家族的荣耀与成就。整体而言,这首诗深情地歌颂了一位英雄及其不朽的精神,同时对历史的公正与后世的传承给予了深刻的思考。
圣时不虚瑞,有凤下高桐。
含苞媚朝日,鸣律和春风。
揽德辉何晚,将雏曲未空。
俱言阿阁贵,非仍枳棘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