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薛淀望马鞍诸山仿赵吴兴水村图》
《舟次薛淀望马鞍诸山仿赵吴兴水村图》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紫兰芳杜冒长堤,不尽风烟越垒西。

疏雨远将晴树瞑,薄云低压晓峰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薛淀时,远眺马鞍诸山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紫兰芳杜冒长堤”,以“紫兰”和“芳杜”点明季节与植物,暗示春天的气息。长堤之上,这些花卉或灌木蓬勃生长,渲染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冒”字生动地描绘了植物破土而出的勃勃生机。

接着,“不尽风烟越垒西”,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描绘了一幅辽阔的风景画面。风烟弥漫,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连绵不绝,直至西边的边界。这句不仅展现了空间的广阔,也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疏雨远将晴树瞑”,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远处的天空下起了细雨,雨丝轻柔地洒在树梢上,使得树木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新、明亮。这里通过“疏雨”与“晴树”的对比,既表现了雨后的宁静与清新,又预示着即将放晴的美好景象。

最后,“薄云低压晓峰齐”,将视角拉回至近处,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群峰并立的画面。薄云低垂,仿佛要压住清晨的山峰,形成一种压抑而又壮丽的景象。这句不仅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也通过“低压”二字,赋予了画面动态感和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答友人九日道中见寄

谁共登临醉夕晖,宦情萧索赏心微。

黄花已负尊前约,红叶偏愁客里飞。

但喜新诗能寄远,不妨游子未言归。

吟馀独酌杯中酒,漫忆人间复授衣。

(0)

寄张孟奇计部分司浒墅二首·其一

一水通吴越,中朝出度支。

艅艎纷并集,币物总多奇。

早夜惟持算,东南更察眉。

使君非榷吏,公暇日删诗。

(0)

次清源值龚侍御行部过谈舟中

维舟当日暮,有客过河干。

六载思同舍,重逢感旧欢。

月曾薇省隔,霜已鹭车寒。

揽辔君行早,弹来愧豸冠。

(0)

元夕

序入初元夕,灯分太乙光。

钥鱼閒警柝,火树照流觞。

月皎春增色,歌残夜未央。

去年忆此日,驱马正他乡。

(0)

海上谣

东来渤澥浸扶桑,下见南溟接渺茫。

潮平半拍中华岸,流远时通异域航。

十洲三岛知何在,兴雨腾云多变态。

曾闻鞭石总成虚,复拟扬尘焉可待。

登高望远苦难超,百川并注归沃焦。

忘机鸥鸟狎烟艇,遭睡骊龙弃纬萧。

有客三年居海上,大观饱目心神爽。

倘可浮槎伴列仙,不然乘桴穷沆漭。

昔逢若士吾家子,蒙谷行游苍雾里。

今应何处访安期,我欲从之隔弱水。

安得乘风生羽翰,飞越蓬壶周历金台玉阁三千里。

(0)

武夷九曲歌寿少司马陈公七十有序·其七

七歌曰:我所瞻兮云石堂,溪流七曲树生香。

石门虚彻把金光,翘首三峰列上方。

谁其行乐意未央,天壶日月景偏长。

逍遥倚仗回北廊,乐只君子寿无疆。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