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兰芳杜冒长堤,不尽风烟越垒西。
疏雨远将晴树瞑,薄云低压晓峰齐。
紫兰芳杜冒长堤,不尽风烟越垒西。
疏雨远将晴树瞑,薄云低压晓峰齐。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薛淀时,远眺马鞍诸山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紫兰芳杜冒长堤”,以“紫兰”和“芳杜”点明季节与植物,暗示春天的气息。长堤之上,这些花卉或灌木蓬勃生长,渲染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的“冒”字生动地描绘了植物破土而出的勃勃生机。
接着,“不尽风烟越垒西”,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描绘了一幅辽阔的风景画面。风烟弥漫,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连绵不绝,直至西边的边界。这句不仅展现了空间的广阔,也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疏雨远将晴树瞑”,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远处的天空下起了细雨,雨丝轻柔地洒在树梢上,使得树木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新、明亮。这里通过“疏雨”与“晴树”的对比,既表现了雨后的宁静与清新,又预示着即将放晴的美好景象。
最后,“薄云低压晓峰齐”,将视角拉回至近处,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群峰并立的画面。薄云低垂,仿佛要压住清晨的山峰,形成一种压抑而又壮丽的景象。这句不仅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也通过“低压”二字,赋予了画面动态感和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东来渤澥浸扶桑,下见南溟接渺茫。
潮平半拍中华岸,流远时通异域航。
十洲三岛知何在,兴雨腾云多变态。
曾闻鞭石总成虚,复拟扬尘焉可待。
登高望远苦难超,百川并注归沃焦。
忘机鸥鸟狎烟艇,遭睡骊龙弃纬萧。
有客三年居海上,大观饱目心神爽。
倘可浮槎伴列仙,不然乘桴穷沆漭。
昔逢若士吾家子,蒙谷行游苍雾里。
今应何处访安期,我欲从之隔弱水。
安得乘风生羽翰,飞越蓬壶周历金台玉阁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