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一世人,草木自宾友。
举杯问樵岚,见有此客否。
不肯一世人,草木自宾友。
举杯问樵岚,见有此客否。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此君室(其三)》。方岳以诗词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不肯一世人”表达了诗人不愿意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这里,“一世人”指的是普通的人群,意味着诗人渴望超脱平庸的生活状态。
“草木自宾友”则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界对诗人的接纳与友好。草木不问是非,只是默默陪伴,这种纯净无争的情感在诗人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似乎只有大自然才能成为他真正的朋友。
“举杯问樵岚”这一句,则是诗人向樵夫(即砍柴的人)询问。这里,“樵岷”代指隐居山林之士或高洁之人。“举杯”则象征着一种邀请、交流的姿态,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那些志同道合者的寻求和向往。
“见有此客否”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在询问樵夫是否见过与自己一样,具有高洁品格和不随波逐流生活态度的朋友。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知音的渴望以及对友谊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单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高洁情操的理想。同时,也体现了方岳本人的隐逸思想和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雪底寻梅,冰痕观水,晚来天气尤寒。
渐闻歌笑,轻暖发春妍。
赏尽十洲新景,依稀见、三岛风烟。
判深夜,一年月色,只是这般圆。熙然。
千里地,何妨载酒,频上湖船。
况坐中高客,不日朝天。
须信人间好处,没个事、胜得尊前。
东风近,侵寻桃李,别做醉夤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