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隐居杂兴·其八》
《隐居杂兴·其八》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篱编红槿障蓬茅,半近城闉半近郊。

苔绣曲蹊千万点,梅窥碧沼两三梢。

閒将今古浇胸臆,懒把荣枯问卦爻。

一自渔樵分席后,清泉白石与论交。

(0)
翻译
篱笆上编织着红色槿花,遮蔽了简陋的茅屋和田野。
小径长满青苔,像绣花一样,千万点斑驳,几枝梅花探出碧绿的池塘边。
悠闲时,我将古今之事倾诉心扉,懒得去占卜吉凶。
自从渔夫和樵夫不再共席交谈后,我只与清泉白石为伴,相互交流。
注释
篱编:篱笆编织。
红槿:红色槿花。
障蓬茅:遮蔽茅屋。
城闉:城市边缘。
郊:乡村。
苔绣:青苔如绣。
曲蹊:弯曲的小径。
梅窥:梅花探头。
碧沼:碧绿的池塘。
两三梢:两三枝。
閒将:悠闲地拿。
浇胸臆:倾诉内心。
卦爻:占卜的符号。
渔樵:渔夫和樵夫。
分席:不再共坐。
清泉白石:清澈的泉水和白石。
论交:相互交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的意境宁静而美好,语言生动而形象。

"篱编红槿障蓬茅"一句,以篱笆编织、红色的槿花作为田园景致的开篇,既描绘了农家院落的风貌,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半近城闉半近郊"则表明这隐居之地距城市不远也不近,恰好处于一处幽静而又不失便利的位置。

接下来的"苔绣曲蹊千万点"和"梅窥碧沼两三梢",分别描写了苔藓覆盖的小路上点点生机,以及梅花在碧水边偶尔探头的情景。这些细节的刻画,不仅丰富了诗中的意象,也增添了一份生机与静谧。

中间两句"閒将今古浇胸臆,懒把荣枯问卦爻",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这里的“閒”字用得恰到好处,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怀。

最后两句"一自渔樵分席后,清泉白石与论交",则是诗人隐居生活的一种写照。在自然界中,与渔樵(渔家之子、樵夫)一起分享席位,和清泉白石为伴,是对隐逸生活的最好诠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淡然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和生命本身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端研

磨涅终无恙,光芒内自存。

得从高峡水,曾是五云根。

受性元山静,为容比玉温。

文章被天下,一似不能言。

(0)

寒树得阴字

非无生气在,孤直未成林。

幸以不材老,能忘时序心。

空巢悬宿叶,新月下疏阴。

为报青阳道,前溪雪已深。

(0)

生生园十咏·其七琴台

风过松有响,石激水如滩。

静入幽人耳,遥闻清夜弹。

引中思走马,意内想猗兰。

莫上高台坐,南音不惯寒。

(0)

又叠闲字韵四首送李宫詹山公归都门·其二

史馆清华未是闲,衮衣何幸在东山。

雕鞍晚觅菩提寺,彩鹢朝移荔子湾。

得御名流盈座上,著书关令候行间。

皇华使命殊三晋,不向诸侯问玉环。

(0)

弹琴

幽人何所有,虚室有清弦。

素手偶为抚,秋心一渺然。

月摇寒岛树,风落夜山泉。

直自回元气,鸿濛太古前。

(0)

岁除杂感十首·其十

阅世浮云变,观心万累空。

雄雌欧冶剑,得失楚人弓。

先甲年重值,玄英月又穷。

算来终岁事,诗律也输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