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公佐亲家奉议挽词二首·其二》
《刘公佐亲家奉议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一命华其老,诸昆半作官。

相高仍孝悌,不但盛衣冠。

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

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

(0)
翻译
一生致力于仕途,兄弟众多多为官员。
他们不仅追求显赫地位,还注重孝顺和友爱。
最近的离别并非永诀,面对丧事却难以承受。
内心明白你并无遗憾,但我泪水却止不住流淌。
注释
一命:一生。
华:致力于。
其:的。
老:仕途。
诸昆:众多兄弟。
半:大多。
作官:成为官员。
相高:追求显赫。
孝悌:孝顺和友爱。
盛衣冠:显赫地位。
近别:最近的离别。
那云诀:并非永诀。
临丧:面对丧事。
忍看:难以承受。
心知:内心明白。
公:你。
不恨:并无遗憾。
我自:我独自。
泪难乾:泪水止不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刘公佐亲家奉议挽词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即哀悼逝者的诗文。在古代文化中,挽歌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也常常蕴含着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逝者生平的回忆。

诗中的“一命华其老,诸昆半作官”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其中,“一命”指的是人的一生,“华其老”则是形容生命的消逝,而“诸昆半作官”则描述了逝者家族中不少成员都担任着官职,这反映出逝者所处家庭的社会地位。

接着的“相高仍孝悌,不但盛衣冠”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崇敬与怀念。其中,“相高”意味着逝者的品德或才华都很高尚,“仍孝悌”则强调其孝顺和仁慈的美德,而“不但盛衣冠”则说明逝者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家庭荣耀,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影响。

诗的后半部分“近别那云诀,临丧独忍看。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无奈的情感。“近别那云诀”可能指的是与逝者最后的告别,而“临丧独忍看”则表现了作者面对逝者的遗体时强忍悲痛的场景。

最后两句“心知公不恨,我自泪难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理解和自己的哀伤。这里,“心知公不恨”暗示着逝者生前可能有所不满,但在作者看来,这些都已不重要;而“我自泪难乾”则是作者直接表达了自己因哀悼逝者而无法控制的悲痛之情。泪水难以擦干,形象地描绘出了深沉的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回忆和哀悼,展现了一种超越生死的精神寄托,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亲人离世后的哀思与怀念。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其一

万境沉沉夜气严,广寒初下水晶帘。

三杯强沃浇肠酒,一捻聊分暖砚盐。

已恨梅梢遭挫折,可堪风物为般添。

才高柳絮虽难到,此语于今亦恶拈。

(0)

和张文纪咏雪二首·其二

朝来经阁课楞严,撩乱飞花竞扑帘。

似是青腰誇黑帝,故教姑射混无盐。

地炉无奈貂裘薄,斗酒难供座客添。

诗债恼人眠不得,夜寒残管亦须拈。

(0)

再和董令升雪二首·其一

春雪初融作燕泥,梅花零落杏花齐。

遥山扫翠云初敛,芳草铺青路欲迷。

别恨每忧儿辈觉,老怀终为世情低。

新诗价重连城壁,敢比灵犀独骇鸡。

(0)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其三

似是东风恼客心,淹留行色故相禁。

扁舟正在江南岸,又扰浮云作暮阴。

(0)

和沈次韩春日郊行二首·其二

山色新晴一蘸青,隔溪无数野花明。

杞苗荻笋肥应美,采掇何妨趁晚烹。

(0)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一

一霎轻风过雨稀,满庭春色碎珠玑。

使君载酒花前醉,更有新诗为发挥。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