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窗上人说空者,画墨经营趣潇洒。
闲将兔颖试龙香,满袖清香动兰若。
澧浦灵根雨露青,灵均载入离骚经。
深林幽谷自萌茁,楚楚不惟生谢庭。
淇园直节浮光彩,几历冰霜心不改。
谁能斫取钓鳌竿,直拂珊瑚向东海。
太湖老璞多嶙峋,渊宫采取多没人。
青莲朵朵类奇宝,爱护只恐冯夷嗔。
美人丈人伴君子,当时影落生绡里。
西游只履未归来,月华冷浸秋潭水。
雪窗上人说空者,画墨经营趣潇洒。
闲将兔颖试龙香,满袖清香动兰若。
澧浦灵根雨露青,灵均载入离骚经。
深林幽谷自萌茁,楚楚不惟生谢庭。
淇园直节浮光彩,几历冰霜心不改。
谁能斫取钓鳌竿,直拂珊瑚向东海。
太湖老璞多嶙峋,渊宫采取多没人。
青莲朵朵类奇宝,爱护只恐冯夷嗔。
美人丈人伴君子,当时影落生绡里。
西游只履未归来,月华冷浸秋潭水。
此诗由明代诗人徐庸所作,名为《雪窗兰竹石为怿上人题》。诗中描绘了雪窗上人对“空”的理解与追求,通过其画作中的兰花、竹子和石头,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首句“雪窗上人说空者”,点明了雪窗上人的身份与他对于“空”的独特见解。接着,“画墨经营趣潇洒”一句,描绘了上人在创作时的自由与洒脱,墨色在纸上流淌,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闲将兔颖试龙香,满袖清香动兰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上人的艺术修养与生活情趣。他以兔毫笔(兔颖)试用龙涎香,不仅香气四溢,更让整个寺庙(兰若)充满了清雅之气。
“澧浦灵根雨露青,灵均载入离骚经”两句,借用了屈原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高尚人格的向往。澧浦的兰花在雨露滋润下显得格外青翠,正如屈原在《离骚》中所歌颂的高洁品质。
“深林幽谷自萌茁,楚楚不惟生谢庭”两句,继续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兰花在深山幽谷中自然生长,不只出现在贵族的庭院中。
“淇园直节浮光彩,几历冰霜心不改”两句,以淇园中的竹子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便经历了严寒与霜雪的考验,依然保持其直节的本色。
“谁能斫取钓鳌竿,直拂珊瑚向东海”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由与远大理想的追求。如同能捕捉到海中巨鳌的钓竿,能够拂过珊瑚,向着东海前进。
“太湖老璞多嶙峋,渊宫采取多没人”两句,描述了太湖中的奇石,以及深海中的珍宝,象征着世间珍贵的事物往往隐藏于不易发现之处。
“青莲朵朵类奇宝,爱护只恐冯夷嗔”两句,以莲花比喻珍贵之物,强调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避免被水神冯夷(传说中的水神)破坏。
“美人丈人伴君子,当时影落生绡里”两句,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和谐画面,美人、丈人与君子相伴,他们的身影映照在生绡(一种丝织品)之上,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记忆。
“西游只履未归来,月华冷浸秋潭水”两句,以西行求道的典故,表达了对归来的期待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月光下的秋潭水显得格外清凉,预示着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手法,展现了雪窗上人对于“空”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他对自然美、高尚人格、自由理想和和谐生活的向往。
太微神仙人,佳思逐云上。
挥洒乾坤珍,飘飖出尘鞅。
游宦建章宫,才名藉方仰。
萋斐反南山,闭门却交往。
我东游华峰,每过时临访。
麾麈话羲皇,拂剑悲魍魉。
或诣少微原,歌啸历苍莽。
倚坐看云生,策杖听泉响。
遐烛远不隔,幽抱近弥想。
以兹酬宿心,晨夕共欢赏。
别来忽五月,予衰殊非曩。
百忧结我肠,许过约恒爽。
梦寐时见之,太息诮欺罔。
新霁起微凉,何不谢纷攘。
我本支谩人,啸歌浒西曲。
心喜谈道术,性憎傍尘俗。
二君英俊才,世事岂拘束。
同游终南山,文采夺人目。
数日返墟里,此意常在腹。
因念苏与黄,声臭一何属。
我有辋川吟,鄙近不可读。
请君勉和之,永为此行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