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桃李共栽培,师范何堪化劫灰。
如此英才偏不寿,纪年仅稍胜颜回。
曾经桃李共栽培,师范何堪化劫灰。
如此英才偏不寿,纪年仅稍胜颜回。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薛昂若为前校长章公所作的挽诗。通过“曾经桃李共栽培”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章公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和影响,他如同园丁一般培育出众多人才。然而,“师范何堪化劫灰”则表达了对章公遭遇不幸或离世的哀痛之情,暗示了其逝世给教育界带来的巨大损失。
接着,“如此英才偏不寿”一句,是对章公英年早逝的惋惜与不解,强调了英才的短命,与孔子门徒颜回的寿命相比,更显出其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最后,“纪年仅稍胜颜回”则是对章公生命长度的评价,虽然略长于颜回,但仍然表达了对未能看到更多成就和贡献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的教育界杰出人物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中人才培养与传承的深刻思考。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我行入东川,十步一回首。
城都乱罢气萧飒,浣花草堂亦何有。
梓中豪俊大者谁,本州从事知名久。
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
乌帽拂尘青螺粟,紫衣将炙绯衣走。
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黄昏始扣主人门,谁谓俄顷胶在漆。
万事尽付形骸外,百年未见欢娱毕。
神倾意豁真佳士,久客多忧今愈疾。
高视乾坤又可愁,一躯交态同悠悠。
垂老遇君未恨晚,似君须向古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