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蓬省郎,表表秋官属。
剑佩行青霄,扬且鬓双绿。
掉头不肯住,去作新安牧。
班班莱氏衣,粲粲学子服。
归来拜郎罢,堂前问凉燠。
新从天上来,犹带书传馥。
问汝得人谁,袖有两图轴。
骊龙挟风雨,闪电注两目。
甲累独何术,能使同豭鹜。
三十六脩鳞,群鲰荡相逐。
亦有曳其轮,中行而独复。
君家名父子,厥理探已熟。
人生宇宙间,亦在适所欲。
义精无非事,虑澹不翅足。
愿明消息几,颐神以养福。
迟子宽我忧,书来寄陆续。
英英蓬省郎,表表秋官属。
剑佩行青霄,扬且鬓双绿。
掉头不肯住,去作新安牧。
班班莱氏衣,粲粲学子服。
归来拜郎罢,堂前问凉燠。
新从天上来,犹带书传馥。
问汝得人谁,袖有两图轴。
骊龙挟风雨,闪电注两目。
甲累独何术,能使同豭鹜。
三十六脩鳞,群鲰荡相逐。
亦有曳其轮,中行而独复。
君家名父子,厥理探已熟。
人生宇宙间,亦在适所欲。
义精无非事,虑澹不翅足。
愿明消息几,颐神以养福。
迟子宽我忧,书来寄陆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赠送给友人袁都官的,表达了对袁都官赴任徽州的祝福和期待。首句“英英蓬省郎”赞美袁都官才识出众,如同蓬莱仙岛的精英;“表表秋官属”则称赞他品行优异,属于朝廷的重要官员。接下来描述袁都官即将高飞入仕,青云直上,且年少有为,鬓发如青丝般茂盛。
“掉头不肯住,去作新安牧”写其毅然决定离开京城,出任地方官职,表现出他的豪情壮志。“班班莱氏衣,粲粲学子服”描绘他穿上朴素的官服,如同学者一般,显示出其谦逊和学识的修养。归家后,袁都官关心家人,询问家中冷暖。
诗中“新从天上来,犹带书传馥”暗指袁都官满腹经纶,学问深厚,仿佛带着书香的气息。诗人询问袁都官如何得到如此人才,暗示他可能带来新的政治理想或政策图轴。“骊龙挟风雨,闪电注两目”运用生动的比喻,形容袁都官目光炯炯,充满决心和智慧。
“甲累独何术,能使同豭鹜”赞美袁都官的领导才能,能引领众人向前。“三十六脩鳞,群鲰荡相逐”进一步描绘他如鱼得水,带领下属共事的场景。最后,诗人祝愿袁都官深入理解治世之道,享受人生的真谛,同时也希望袁能宽慰自己,通过书信不断分享他的经历和心得。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又有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仕途的理性思考。
东明胜槩实佳哉,图画天然八面开。
云影入帘纷似絮,峦光染袂绿于苔。
学书犹忆临池写,采药曾经带雨栽。
祗为鱼龙期变化,致令猿鹤互惊猜。
数茎白发虽侵镜,百鍊丹心不作灰。
中使传宣承顾问,东朝进讲每低徊。
月移禁掖藏书署,花压瀛洲视草台。
岂意衰龄沾异渥,因兹胜赏得重陪。
丁宁杉桂无奇句,约束溪山属骏才。
倚杖指林寻故迹,赐衣湿雨借新焙。
名编递玩丛如笋,嘉卉当筵粲若杯。
松鼠沿窗行且偃,山禽窥客去仍来。
但知笑齿时频启,何事愁肠日九回。
寄语山灵休厌我,看花莫待作诗催。
含山有云,莫蔽我衣。彼荷戟者,迫我以驰。
我驰我驱,泣涕如雨。仰视白日,光不照下。
地不可穴,天不可缘。舍旃舍旃,我尚何言。
含山有石,其光差差。石或可转,我节可亏。
我夫何之,欲从无所。舍彼黄泉,无相见者。
谁谓渊深,我视若陵。我死得死,中心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