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齐》
《八齐》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标实无期望欲迷,可怜道路独栖栖。

谁同素影千岩秀,拨尽寒灰落紫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寂而深邃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标实无期望欲迷”,诗人似乎在说,世间的事物往往难以捉摸,人们的欲望与期待往往被现实所迷惑,失去了真正的方向和目标。这里的“标实”可能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或真实面貌,而“无期望欲迷”则暗示了人们在追求虚幻之物时的迷失。

接着,“可怜道路独栖栖”,诗人用“可怜”一词,表达了对独自行走于人生道路上的孤独者的同情。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孤独者在漫长旅途中的身影,强调了个体在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渺小与孤独感。

“谁同素影千岩秀”,这一句转而赞美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川秀丽景色的欣赏。这里的“素影”可能指的是清雅的影子,与“千岩”(众多岩石)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诗人通过这一句,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类内心的孤独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之美的治愈力量。

最后,“拨尽寒灰落紫泥”,这句诗可能寓意着一种精神上的净化与重生。诗人或许是在说,经过一番心灵的洗涤(“拨尽寒灰”),最终在心灵的土壤(“紫泥”)中种下了希望与新生的种子。这里“紫泥”可能象征着深厚而富有生命力的精神土壤,寓意着在经历了心灵的挣扎与洗礼之后,人们能够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和方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既表达了对孤独与迷茫的同情,也传递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内心净化与重生的渴望。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梦归吴山自钟翠亭过半月池访居云处士得一涧落花春水漫数峰残照野云间之句醒而足之

故人何处掩柴关,只在松阴鸟语间。

一涧落花春水漫,数峰残照野云间。

偶耕已负林中叟,识路空怜梦里山。

握手他时成一笑,萧萧相对鬓毛斑。

(0)

春日彭城道中

落日岩城咽大河,美人何处帐中歌。

书生不管兴亡事,只爱春山青较多。

(0)

严州

天涯游子去匆匆,一夜轻舟趁晓风。

江入桐庐山四束,橘花深处雨濛濛。

(0)

赠吕雨村鹾使犹龙

河东后裔五作相,文安代兴美寅亮。

华岳钟灵毓大贤,董鹾复尔临湖上。

经文纬武莫与伦,双鹿夹毂豹为茵。

画戟半笼红玳瑁,花槽都束翠麒麟。

缁衣之宜雅好士,案牍余间订经史。

赏心岂肯涉点尘,促膝时闻疏奥旨。

廨西新辟亭三楹,翛翛竹色攒空青。

寿母板舆御春日,至乐何减登蓬瀛。

公为天子东南镇,十七郡人赖忧轸。

行将丹诏入黄扉,指挥庶绩皆平允。

湖涯贱子旧生徒,十年枯坐据槁梧。

蠡瓢耐可探玉海,蓬心犹许对冰壶。

此中真意世莫识,惟有香风吹赤舄。

大厦帡幪构万间,怀恩不独平原客。

(0)

有女

东邻有女似花枝,十五盈盈学画眉。

一朝嫁作贵人妇,未许寻常侧目窥。

西家女比花枝好,二十无媒成潦倒。

时时对镜起长叹,只恐朱颜容易老。吁嗟乎!

春发桃枝秋桂枝,迟早由来各有时。

(0)

岁暮绝句·其四

四壁残镫一乐窝,萧然独坐鬓成皤。

较量故旧无多在,休怪门前有雀罗。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