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闇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闇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行舟越岑的画面,开头两句“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通过动作和景物,营造出一种深入山谷、水流湍急的氛围。接着,“水闇先秋冷,山晴当昼阴”则透露出季节感,水气初现秋意而凉爽,山间阳光在白天时也带着一丝阴影,这种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层次与丰富。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中,“重林”指的是层叠的森林,而“五色”则是形容这些森林中的树木花草以多彩的姿态呈现,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绮丽多姿。对应之下,“对壁耸千寻”则表现出山峦雄伟,仿佛直指云霄。
最后两句“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珍贵的感慨,以及对于自然之美难以完全把握的无奈。这里,“造化”指的是天地间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而“造化心”则是对这种规律的体悟与理解。
整首诗通过行舟游历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河山佳气郁葱茏,满耳欢声处处同。
天上六龙扶晓日,人间万象蔼春风。
邑侯制锦多佳政,边将征蛮有异功。
醉写太平歌一曲,凭君遥寄五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