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把手过龙溪,一路梅花了不迷。
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
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
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
四人把手过龙溪,一路梅花了不迷。
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
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
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晚酌示藏用诸友(其三)》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游龙溪、赏梅饮酒的闲适画面。首句“四人把手过龙溪”,生动展现了四人携手同行的情景,流露出友情的温馨。接着,“一路梅花了不迷”写出了沿途梅花盛开,香气四溢,令人陶醉,暗示了春天的美好。
“沧海月明三岛近,白龙天迥众山低”两句,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下,海上的三座岛屿仿佛触手可及,以及远方的白龙山在广阔的天空下显得低矮,营造出开阔而神秘的意境,寓含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客携卷子抄诗草,儿上松枝挂酒提”则描绘了朋友们边走边抄录诗句,孩子们活泼地将酒提挂在松枝上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诗意。
最后,“尽日醉眠崖石上,莓苔茵厚不沾泥”表达了众人畅饮之后,随意躺在崖石上休息,任凭莓苔铺就的垫子保护,不沾尘土的洒脱与自在,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们的随性与惬意。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游的场景,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生活的情趣。
昨日迎君南山南,今日送君北山北。
五日十日留使车,千山万山动行色。
二十峨冠登汉朝,三十金带光横腰。
四十煌煌将使节,柏台薇省扬清标。
只今年华未五十,精神意气谁能及。
挥鞭跃马苍梧来,万里咫尺风烟开。
黄金台前拜天子,倾倒尽交天下士。
文章器业时共珍,大夫特达有如此。
我忝清朝法从臣,摧颓鲋辙一穷鳞。
生还北阙谁将引,老去他山空复春。
城市山林各所遇,坎止流行无定据。
世途诘曲多波澜,丘壑宽閒足云树。
新霁岚光路不分,欲别未别心氤氲。
执手何由表情素,剖赠山中一片云。
春风香吐长安陌,君乘高黄我马白。
得路俱承圣主恩,弹冠共作金门客。
小臣感激期致身,愿为良臣为忠臣。
策名自庆逢明世,曲学曾应笑古人。
迂阔肝肠伤琐细,梦寐晤言无次第。
死弃真甘鄙分宜,生还仰荷皇威霁。
一坠九天失世荣,菑畬自称妻儿耕。
壮心已逐丹枫落,白发几看青草生。
君今南去缘何罪,万里挥戈戍边海。
直随万壑赴东溟,汤汤曾见沧波改。
日黑柴门未止关,邂逅青山黄石间。
昔人漫道从军乐,客子休嗟行路难。
越溪闽峤异关塞,瘴岭岚烟须自爱。
更闻执手慷慨歌,丈夫命存百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