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西北风,萧萧枯桑林。
登高使人望,秋气悲我心。
丛台蔓寒草,易水清且深。
当时燕赵士,慷慨有遗音。
翩翩西北风,萧萧枯桑林。
登高使人望,秋气悲我心。
丛台蔓寒草,易水清且深。
当时燕赵士,慷慨有遗音。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杂兴(其七)》。诗中描绘了西北风的凛冽与枯桑林的萧瑟景象,通过登高望远,引发出对秋气的悲凉感受。诗人以“丛台蔓寒草,易水清且深”这两句,将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自然的苍凉美。接着,诗人联想到燕赵之地的豪杰之士,他们的慷慨遗音仿佛仍在回响,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我是君之友,君是我之师。
我年长于君,视君是先知。
君言吾少也,如梦亦如痴。
去去学神仙,中道复弃之。
归来山中坐,静极心自怡。
大事苟未明,兀坐空尔为。
行行还出门,逝者在于斯。
反照未生前,我心不动移。
仰天一长啸,兹事何太奇。
从此一声雷,平地任所施。
开口向人难,谁是心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