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从巧里生,此轩高扁拙之名。
无怀既降时全别,混沌开来世几更。
太朴不华惭粉饰,了无他技过升平。
何须更训阴阳术,笑傲虚窗醉复醒。
万事皆从巧里生,此轩高扁拙之名。
无怀既降时全别,混沌开来世几更。
太朴不华惭粉饰,了无他技过升平。
何须更训阴阳术,笑傲虚窗醉复醒。
这首诗《拙庵》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万事皆从巧里生”开篇,巧妙地表达了对“拙”的深刻理解与推崇。诗中以“此轩高扁拙之名”点题,强调了“拙”在建筑命名上的独特意义。接着,“无怀既降时全别,混沌开来世几更”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拙”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变迁联系起来,暗示“拙”在文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太朴不华惭粉饰,了无他技过升平”则进一步阐述了“拙”的内涵,认为真正的美在于自然、朴素,反对过分的装饰与技巧,倡导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生活状态。“何须更训阴阳术,笑傲虚窗醉复醒”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智慧的自信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无需复杂的技术或理论指导,只需在虚静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无论是醉酒还是清醒,都能达到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拙”的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朴素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其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对简单生活方式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