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骑频年绕黑山,几时军略课翘关。
晋人可否清和半,汉代中庸伯仲间。
外野王良天策动,过躔荧惑斗杓殷。
捐之竟罢珠厓郡,夭枉前勋一赭颜。
胡骑频年绕黑山,几时军略课翘关。
晋人可否清和半,汉代中庸伯仲间。
外野王良天策动,过躔荧惑斗杓殷。
捐之竟罢珠厓郡,夭枉前勋一赭颜。
这首诗以杜甫的风格,描绘了战争与历史的沉思。首句“胡骑频年绕黑山”,开篇即以“胡骑”、“黑山”勾勒出边疆战事的紧张氛围,暗示了长期的军事冲突。接着,“几时军略课翘关”一句,表达了对何时能结束战乱、实现和平的期盼。
“晋人可否清和半,汉代中庸伯仲间”两句,通过对比晋、汉两代的治世,暗含对当下局势的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晋代的“清和”与汉代的“中庸”并置,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隐喻。
“外野王良天策动,过躔荧惑斗杓殷”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战争与政治策略的探讨,将人物与天文现象相联系,寓意深远。王良作为古代著名的驾车高手,此处或象征着高明的政治谋略;而“过躔荧惑斗杓殷”则可能寓指局势的动荡与复杂。
最后,“捐之竟罢珠厓郡,夭枉前勋一赭颜”两句,表达了对功勋被忽视或埋没的感慨,以及对正义与公平的呼唤。其中,“珠厓郡”的罢免,可能象征着某种权力更迭或政策调整,而“一赭颜”则可能代表了因不公遭遇不幸的人们。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历史、战争、政治、人性等多重主题的交织,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思考价值。
窈窕名家媛,闺门蔼德音。
采蘋共妇道,断织感夫心。
恪孝尊章重,谦慈娣似钦。
凤雏嗟未长,鸾影怅先沉。
芳草埋珠佩,浮埃掩绣衾。
庭萱凄晓露,原柏锁秋阴。
懿德生前著,恩波没后深。
凤冠峨夏翟,龙诰湿泥金。
啼鸟悲春槛,愁云起暮岑。
贤郎肠断处,风急树萧森。
龙门崇且秀,间气钟名贤。
卓哉卜氏子,允为群彦先。
讲道师元圣,颜冉同周旋。
序诗发微旨,传易探幽玄。
岂惟富文学,垂训多格言。
悠悠千载下,斧屋尚岿然。
我欲薙荒秽,采蘋荐寒泉。
九原如可作,愿言为执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