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崇且秀,间气钟名贤。
卓哉卜氏子,允为群彦先。
讲道师元圣,颜冉同周旋。
序诗发微旨,传易探幽玄。
岂惟富文学,垂训多格言。
悠悠千载下,斧屋尚岿然。
我欲薙荒秽,采蘋荐寒泉。
九原如可作,愿言为执鞭。
龙门崇且秀,间气钟名贤。
卓哉卜氏子,允为群彦先。
讲道师元圣,颜冉同周旋。
序诗发微旨,传易探幽玄。
岂惟富文学,垂训多格言。
悠悠千载下,斧屋尚岿然。
我欲薙荒秽,采蘋荐寒泉。
九原如可作,愿言为执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的《晋阳怀古》之其一,主题为怀念卜子夏。卜子夏,名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以文学、音乐著称。
诗中首先描绘了龙门山的雄伟与秀丽,暗示卜子夏如同此地一般,集天地之灵气,成为名流贤士。接着,诗人赞扬卜子夏在学术上的成就,他学习并传承了儒家经典,对《诗经》和《易经》有深入的研究,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言论。
诗人表达了对卜子夏的敬仰之情,认为即使在千年之后,卜子夏的教诲仍然屹立不倒,如同斧凿之屋般坚固。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清除学术上的杂草,搜集卜子夏的智慧,希望如果卜子夏在九泉之下能够复生,愿意为他效劳,作为他的学生或助手。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人物评价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古代学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