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舒芳号腊梅,谁教金瓣斗春台。
菀枯省识偶然耳,名实相符鲜矣哉。
纵胜温花资暖室,已输冰蕊傍寒隈。
从今拟改嵇含疏,不及韩湘火里栽。
腊月舒芳号腊梅,谁教金瓣斗春台。
菀枯省识偶然耳,名实相符鲜矣哉。
纵胜温花资暖室,已输冰蕊傍寒隈。
从今拟改嵇含疏,不及韩湘火里栽。
此诗《咏瓶中蜡梅》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瓶中腊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首句“腊月舒芳号腊梅”,以“舒芳”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腊梅在寒冷的冬月绽放出的芬芳,点明了诗的主题——赞美腊梅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接着,“谁教金瓣斗春台”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腊梅的金色花瓣比作在春台上争艳的花朵,突出了腊梅在冬季的独特魅力和不凡气质。
“菀枯省识偶然耳,名实相符鲜矣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现象的深刻理解,指出生命的兴衰有时只是偶然,而真正能名副其实、相得益彰的却少之又少,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深思。
“纵胜温花资暖室,已输冰蕊傍寒隈。”这里通过对比,将腊梅与温室中的温花进行比较,强调了腊梅在严寒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腊梅在寒冷角落的孤独与坚韧。
最后,“从今拟改嵇含疏,不及韩湘火里栽。”诗人引用嵇含和韩湘两位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腊梅品质的敬仰之情,认为即使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方式,也无法达到像韩湘那样在烈火中栽种腊梅的境界,进一步深化了对腊梅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腊梅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自我修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