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薄方思渐补锄,笋时可得尽驱除。
此生已负管城债,计且不悛真个疏。
竹薄方思渐补锄,笋时可得尽驱除。
此生已负管城债,计且不悛真个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为《张伯永和诗以仆送笋减于常年复用韵以调一笑(其一)》。诗中,诗人以修竹和春笋为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身责任的感慨。"竹薄方思渐补锄"描绘了诗人意识到岁月匆匆,需要更加努力弥补过去的疏忽;"笋时可得尽驱除"则暗示着春笋的生长提醒他应抓住时机,及时改正错误。"此生已负管城债"运用典故,比喻自己欠下的知识或责任如同债务,"计且不悛真个疏"则流露出对自己过去懈怠的自责,决心不再推诿,要真正地勤奋起来。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自我反省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淡云荒草秋汀暮,归心又寒烟水。
论槛移花,量船载酒,寂寞当年情味。
孤蓬夜闭。
听四壁松声,欲高还细。
似近如遥,露鸿声乱楚天外。
蓝桥人断岁久,旧家曾共赏,九华花事。
艳雪初融,生香自暖,消得金莲贴地。
相思破睡。
谩一点琴心,暗关千里。
愁怯潮生,晓帆风又起。
弄香吹粉,记前回酒困。
绿露沈沈转花影。
翠帘深,隐隐红雾依人,荷月静,新样双鸾交映。
如今谁念省。
短雨长云,曾托琵琶再三问。
最苦绿屏孤,夜久星寒,无处顿、风流心性。
又莫是偷香寄韩郎,到漏泄春风,一枝花信。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欢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