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何以报君恩,愿泽坤维轸虑分。
却笑乖崖懒重去,有诗羞见华山云。
孤臣何以报君恩,愿泽坤维轸虑分。
却笑乖崖懒重去,有诗羞见华山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再得成都过华阴》。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与报答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和谦逊的态度。
首句“孤臣何以报君恩”,诗人以“孤臣”自居,表明自己地位卑微,身份孤独,但内心充满对君主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想要以实际行动报答君恩。接着,“愿泽坤维轸虑分”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分忧解难的决心,展现出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责任感。
“却笑乖崖懒重去”这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己与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乖崖进行比较,暗示自己虽然有着相似的忠诚之心,但却因某种原因未能再次前往华阴,表达了一种遗憾和自我反思的情绪。最后,“有诗羞见华山云”则以华山云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履行职责的羞愧之情,以及对未能再次见到华山美景的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君主以及自身职责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责任感,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的景仰与自省。
衡岳距匡庐,迢迢若河汉。
子从两处游,江云欲望断。
儒官兼史笔,风霜映简汗。
怀才须待时,岂冀当途盼。
世教赖扶翊,名实慎初宦。
江河虽日颓,砥柱俟清晏。
子今有师道,投置非闲散。
勉为圣人徒,毋作掩卷叹。
著作窥承明,古今几治乱。
胸有记事珠,前后不胜算。
学海本无涯,观澜何浩瀚。
试从鄱湖滨,远溯洞庭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