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距匡庐,迢迢若河汉。
子从两处游,江云欲望断。
儒官兼史笔,风霜映简汗。
怀才须待时,岂冀当途盼。
世教赖扶翊,名实慎初宦。
江河虽日颓,砥柱俟清晏。
子今有师道,投置非闲散。
勉为圣人徒,毋作掩卷叹。
著作窥承明,古今几治乱。
胸有记事珠,前后不胜算。
学海本无涯,观澜何浩瀚。
试从鄱湖滨,远溯洞庭畔。
衡岳距匡庐,迢迢若河汉。
子从两处游,江云欲望断。
儒官兼史笔,风霜映简汗。
怀才须待时,岂冀当途盼。
世教赖扶翊,名实慎初宦。
江河虽日颓,砥柱俟清晏。
子今有师道,投置非闲散。
勉为圣人徒,毋作掩卷叹。
著作窥承明,古今几治乱。
胸有记事珠,前后不胜算。
学海本无涯,观澜何浩瀚。
试从鄱湖滨,远溯洞庭畔。
这首诗以对胡雪村的关怀与勉励为主线,描绘了其在归途中的心境与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未来事业的殷切期待。
首句“衡岳距匡庐,迢迢若河汉”以山川的距离比喻友情的深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胡雪村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子从两处游,江云欲望断”,则通过描述胡雪村在两地游历的情景,暗示了他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胡雪村的牵挂。
“儒官兼史笔,风霜映简汗”一句,赞美了胡雪村作为儒官兼史官的身份,以及他在学术与历史研究上的辛勤付出。这里不仅赞扬了他的才华与努力,也暗示了他未来在学术道路上的成就与影响。
“怀才须待时,岂冀当途盼”表达了对胡雪村的鼓励,提醒他才华的展现需要时间与机遇,不应急于求成或依赖权贵的垂青。这一句既是对胡雪村个人的劝诫,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思。
“世教赖扶翊,名实慎初宦”强调了教育与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在初入仕途时应谨慎行事,保持高尚的品德与真实的能力。这不仅是对胡雪村的告诫,也是对所有官员的期许。
“江河虽日颓,砥柱俟清晏”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社会的变迁与稳定,暗示了尽管社会可能面临动荡,但总有坚定的力量(如砥柱)能够维持秩序与和平。这既是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展望,也是对胡雪村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正直与坚持的鼓励。
“子今有师道,投置非闲散”表达了对胡雪村追求知识与真理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在学术道路上的期待。最后,“勉为圣人徒,毋作掩卷叹”则是对胡雪村的直接勉励,希望他能不断学习,成为真正的学者,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胡雪村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教育、道德、社会变革等多个层面的思考与期待。
路绝人踪失关隘,槎枒老树森矛介。
两间寥廓净无尘,谁剪天花遍飞洒。
风絮当头零乱舞,兹游浪□平生快。
蹇驽瘦骨真耐寒,踏破鸿蒙新色界。
应不是奇谟李常侍,夜发文城薄淮蔡。
又不是直谏韩侍郎,远谪潮阳出秦塞。
面梨冻帖髭缀银,何事催君早行迈。
君不见古昔闭门僵卧人,高似灞桥驴背偿诗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