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水澄澄玉作钩,黄云冉冉映朱楼。
悬知多暇聊攀陟,到有新诗在上头。
璧水澄澄玉作钩,黄云冉冉映朱楼。
悬知多暇聊攀陟,到有新诗在上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璧水澄澄玉作钩”,以“璧水”喻清澈的河流,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形象地展现了水的清澈与纯净。“玉作钩”则巧妙地将水比作精致的钓鱼钩,暗示了水边可能的垂钓乐趣或隐喻着某种等待与期待。
接着,“黄云冉冉映朱楼”,描绘了天空中缓缓飘动的金色云彩映照在红瓦楼房上的情景,色彩对比鲜明,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祥和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暗含了对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的赞叹。
“悬知多暇聊攀陟,到有新诗在上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在闲暇之时登山远眺,不仅能够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激发创作灵感,留下新的诗歌作品。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文学创作热情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