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殿朝回夜已深,三千世界静沉沉。
微微花雨粘琪树,浩浩天风动宝林。
烟锁昆崙山上顶,月明娑竭海中心。
步虚声断一回首,十二楼台何处寻。
玉殿朝回夜已深,三千世界静沉沉。
微微花雨粘琪树,浩浩天风动宝林。
烟锁昆崙山上顶,月明娑竭海中心。
步虚声断一回首,十二楼台何处寻。
这首《步虚》诗,由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仙境景象。诗中以“玉殿朝回夜已深”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三千世界静沉沉”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深远,仿佛整个宇宙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微微花雨粘琪树,浩浩天风动宝林”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花雨轻柔地落在琪树之上,天风轻轻吹拂着宝林,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灵性的仙境。
“烟锁昆仑山上顶,月明娑竭海中心”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昆仑山之巅被烟雾缭绕,显得神秘莫测;而大海中央,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无垠的海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探索。
最后,“步虚声断一回首,十二楼台何处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追寻。在仙境般的环境中,步虚之声渐渐消失,诗人不禁回首,寻找那十二座楼台,却不知它们隐藏于何处。这不仅是对仙境的向往,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探索,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湖阻去路,数郡付波臣。
吾民嗟非鱼,昏垫遭苦辛。
朅力疏伊河,归壑得所循。
洪流为杀势,涸壤可耕耘。
借谷课力田,岁计惟在春。
嘉种既已布,所赖膏雨频。
朝来擘奏书,彻犁幸被均。
高下芃良苗,芊芊总怀新。
额手藉庆慰,灾馀稍济屯。
更因忆豫郊,一例庶沾仁。
依岩捍江据地利,建置缅怀吴大帝。
舟师风利不得停,一片降帆遂由出。
宋吞齐并相割争,石城几阅凡与荆。
袁粲虽死固未死,褚渊俨生何谓生。
省方偶此经层巘,百雉埤堄犹完善。
孝陵缔搆想当年,金川门开瞥转眼。
风雨中,晦明宛,右顾兴悲应不免。
吁嗟德险守鉴兹,及其守兹则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