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祥云拂曙开,三千百战亦雄哉。
风尘正想飞霜剑,海国应怜献赋才。
长日莺花随彩笔,中天象纬落蓬莱。
人文自昔看今胜,尽道曾经藻鉴来。
郡国祥云拂曙开,三千百战亦雄哉。
风尘正想飞霜剑,海国应怜献赋才。
长日莺花随彩笔,中天象纬落蓬莱。
人文自昔看今胜,尽道曾经藻鉴来。
这首明代陈一松所作的《和宾岩太守夏日试士》诗,描绘了夏日里郡国祥云拂晓而起,展现出一片祥瑞之气。诗人以“三千百战亦雄哉”赞颂了士子们在科举考试中的坚韧与英勇,将他们比作历经千战仍显英雄本色的勇士。接着,“风尘正想飞霜剑,海国应怜献赋才”,表达了对士子才华的敬重与期待,认为他们如同在风尘中挥舞着飞霜剑的勇士,又似海外之国对才华的渴望与欣赏。
“长日莺花随彩笔,中天象纬落蓬莱”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士子们在夏日的长日中,以彩笔书写着如莺歌燕舞般的才华,仿佛天空中的星辰落入了蓬莱仙境,象征着他们的才情超凡脱俗。最后,“人文自昔看今胜,尽道曾经藻鉴来”则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与赞美,认为从古至今,人才都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而那些曾经的选拔者(藻鉴)正是识人之明眼,为社会培养了无数杰出的人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士子们的才华与坚韧,也体现了对人才选拔制度的尊重与推崇,以及对人才对社会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东坡谪仙人,游此江海境。
赋诗凿空阁,如以镜写影。
我来遥相望,荏苒岁月永。
读翁阁上诗,宛若相像镜。
平生忧患馀,胸次徒耿耿。
脱身鲸波间,远迹方自屏。
泊舟值炎蒸,风雨变清冷。
佳哉幽深地,自绝锋镝警。
愿为剑藏神,不作锥露颖。
携家隐山林,属意在闽岭。
贱子志丘壑,敢怀要路津。
偶乘风云会,冀拯凋瘵民。
误被圣主知,坐期功业新。
飘零继三黜,奔走亦已勤。
生还鲸海中,仰荷皇天仁。
不然铄金口,何有鸿毛身。
当从玄豹隐,无复尺蠖伸。
感叹魏公言,愿使为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