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无题》
《踏莎行.无题》全文
清 / 郑燮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十年幼小娇相护。

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到得重重户。

颠倒思量,朦胧劫数,藕丝不断莲心苦。

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

(0)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踏莎行·无题》是郑燮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深厚的亲情和友情,以及其中的微妙情感纠葛。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开篇点明了主人公与对方的关系,既是亲戚又是文学知己,暗示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十年幼小娇相护",回忆起两人从小一起成长,互相照顾的温馨时光,尤其是女性的柔弱需要保护,更显出彼此之间的亲密无间。

"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到得重重户",通过比喻,表达了无需外在引导,两人心意相通,自然能走到一起,进入彼此的心灵世界。"颠倒思量,朦胧劫数",则暗示了情感的复杂和命运的不确定,让人感到一种迷茫和无奈。

"藕丝不断莲心苦",运用了莲藕和莲心的意象,象征着两人之间虽然经历波折,但感情纽带始终坚韧,内心的痛苦也由此而来。"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直抒胸臆,表达出主人公对相见时的矛盾心理,既害怕深情相视带来的痛苦,又渴望真正体验那种情感的极致。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郑燮

郑燮
朝代:清   字:克柔   籍贯:江苏兴化   生辰:1693—1765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猜你喜欢

鹊桥仙.上都金莲

重房自拆,娇黄谁注。烂熳风前无数。

凌波梦断几番秋,只认得、三生月露。

川平野阔,山遮水护。不似溪塘迟暮。

年年迎送翠华行,看照耀、恩光满路。

(0)

水龙吟

物齐各自逍遥,何知鴳小鲲鹏大。

乾坤太华,神麇相望,两眉争黛。

元气遗形,幽人良友,朝看夕对。

尽共工怒触,巨灵善擘,众山碎、未吾害。

借问此峰谁得。羡白眉、故家文会。

萧然文室眼明,更比寻常宽快。

长与安排,名香细茗,芳醪鲜脍。

恐不时、便有打门狂客,设元章拜。

(0)

望月婆罗门引

年来懒看,古今文字纸千张。酒中悟得天常。

闲杀阶前好月,不肯照西厢。

任昏昏一醉,石枕藤床。名途利场。物与我,两相望。

目断霜天鸿雁,沙漠牛羊。

一庭秋草,教粉蝶黄峰自任忙。花老也、尚有余香。

(0)

小重山

一片残阳树上明。百禽争啅噪、雨初晴。

西风鸿雁落沙汀。归舟远,渔笛两三声。

烟草逐人行。前山青未了、后山横。

山川人物斗峥嵘。黄尘路,鞍马笑平生。

(0)

江城子令

一江九曲虎龙奔。意雄雄。气融融。

匝转昆仑,霹雳震乾坤。

喷出金沙光的烁,明明相,混虚空。

法身缥缈性恢弘。变无穷。体无踪。

常应常静,法界显圆通。

境摄一心空色混,无分别,契真风。

(0)

大江东去

别山美玉,匠一合成器,乾坤体辨。

两窍明开分日月,八卦九宫齐展。

方寸心存,斡旋真要,乙木金相恋。

幽人得趣,便将乾象推转。

微微腾倒元精,只凭眼下,暗里兴雷电。

万匝千回循旧路,迤逦乱飞银线。

馥郁香尘,味能实腹,净体今相见。

光飞如雪,这回识得头面。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