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房自拆,娇黄谁注。烂熳风前无数。
凌波梦断几番秋,只认得、三生月露。
川平野阔,山遮水护。不似溪塘迟暮。
年年迎送翠华行,看照耀、恩光满路。
重房自拆,娇黄谁注。烂熳风前无数。
凌波梦断几番秋,只认得、三生月露。
川平野阔,山遮水护。不似溪塘迟暮。
年年迎送翠华行,看照耀、恩光满路。
这首元代刘敏中的《鹊桥仙·上都金莲》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重房自拆,娇黄谁注",以拆解繁复的建筑隐喻金莲凋零,暗示了金莲花期已过,花朵不再饱满鲜艳。"烂熳风前无数",则描绘了金莲曾经盛开时的繁华景象,即使在秋风中也显得烂漫。
"凌波梦断几番秋,只认得、三生月露",借梦境和月露表达对金莲凋零的惋惜,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接下来的"川平野阔,山遮水护",通过广阔的自然景色,反衬出溪塘边金莲的孤独与衰老。
"不似溪塘迟暮"进一步强调了金莲与溪塘老去的对比,前者曾有恩泽照耀,后者则面临衰败。最后两句"年年迎送翠华行,看照耀、恩光满路",以金莲象征着对皇家仪仗的常年守候,尽管自身凋零,但仍愿为皇权的荣耀增添光彩。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金莲的兴衰寓言,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忠诚与奉献精神的赞美。
冥冥稻花雨,漠漠野云秋。
飒响悲黄落,丝飞乱白头。
乍于灯下细,偏傍枕边稠。
累月宁苏旱,愆时却送愁。
湿萤仍草莽,迷鹤独林丘。
天地非无为,江湖可散忧。
积阴霾御气,深淖阻宸游。
忍冻吾庐足,啼饥比屋侔。
自非原宪病,谁是子桑俦。
颇忆钓鱼伴,孤吟蘅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