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薰风丽日迟,寻真直到武陵溪。
客来畦墐春花笑,人傍松根山鸟啼。
陇笛一声江月小,矶纶数尺晓云低。
三秋绿水今犹健,谢展陶巾信杖藜。
荏苒薰风丽日迟,寻真直到武陵溪。
客来畦墐春花笑,人傍松根山鸟啼。
陇笛一声江月小,矶纶数尺晓云低。
三秋绿水今犹健,谢展陶巾信杖藜。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荏苒薰风丽日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和煦春风与明媚阳光交织的画面,给人一种温暖而悠长的感觉。“寻真直到武陵溪”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神秘与诗意的境地。
接着,“客来畦墐春花笑,人傍松根山鸟啼”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花以生命,使其在客人的到来时绽放笑容;同时,山鸟在松根旁的啼鸣,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营造出一幅和谐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
“陇笛一声江月小,矶纶数尺晓云低”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陇笛声起,仿佛是夜的低语,江面上的月亮似乎因此而显得更加小巧,而晨曦中的轻云也似乎因之而显得更为低垂。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最后,“三秋绿水今犹健,谢展陶巾信杖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生命力的感慨与赞美。尽管季节更迭,但绿水依然保持其生机与活力,如同谢灵运般展开陶巾,信步于山水之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
虎林城中正月半,十万人家灯灿烂。
溧阳风景方放灯,通宵不禁人游玩。
大雪深寒万木僵,家家冷坐无薪炭。
典钱买竹又买灯,糠油结冻点灯暗。
豪民张灯唤歌舞,鼓笛喧轰夜忘旦。
忽闻买丝造海船,府檄专令豪户办。
仓皇且救火燃眉,纵有华灯何暇看。
老夫掩关拥炉坐,一盏青灯置书案。
良辰乐事怅难并,顷刻欢声作愁叹。
苏公买灯状,陈子题灯诗。
痴儿騃女知不知,月明月暗反覆手,且愿麦熟休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