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遗衾未可将,露蛩凝思满中堂。
鹊桥已散银河影,雁柱初传玉宇凉。
灯近暗窗星有焰,扇归秋笥月无光。
怀人不寐多惆怅,更耐悠悠漏点长。
洛浦遗衾未可将,露蛩凝思满中堂。
鹊桥已散银河影,雁柱初传玉宇凉。
灯近暗窗星有焰,扇归秋笥月无光。
怀人不寐多惆怅,更耐悠悠漏点长。
这首明代诗人王怿的《秋夕有怀》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思念之情。首句“洛浦遗衾未可将”,以洛水边的轻柔被褥起兴,暗示主人公对远方人的深深怀念,不愿轻易带走与之相关的物品。次句“露蛩凝思满中堂”,通过露水中的蟋蟀声,渲染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思考氛围,中堂之上,诗人的心绪如露珠凝结。
第三句“鹊桥已散银河影”,借用了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神话,暗示银河已经消失,象征着与心上人分离的现实。第四句“雁柱初传玉宇凉”,“雁柱”指古筝,这里喻指秋夜的清冷,暗示季节转换和孤独感。
第五句“灯近暗窗星有焰”,进一步描绘夜晚的景象,灯光昏暗,只有星光闪烁,与月色无关,更显寂寥。最后一句“扇归秋笥月无光,怀人不寐多惆怅,更耐悠悠漏点长”,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惆怅,漏壶滴水声漫长,更增添了无尽的忧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象和意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