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驺穷巷忽相过,其奈将迎窘步何。
每望故都身不羽,欲赓新句砚空磨。
篮舆端复为公出,泥饮唯应说尹多。
却是旁观工指点,若为公锦杂渔蓑。
鸣驺穷巷忽相过,其奈将迎窘步何。
每望故都身不羽,欲赓新句砚空磨。
篮舆端复为公出,泥饮唯应说尹多。
却是旁观工指点,若为公锦杂渔蓑。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谢李侯枉过》。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这首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情感波动以及他对于友谊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开篇“鸣驺穷巷忽相过,其奈将迎窘步何”,通过对鸟鸣声的描写,传达了一种突然间的相逢与告别,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作者形容自己在贫困的小巷中偶遇故人,但面对匆匆过往的人生,不禁感慨万千。
“每望故都身不羽,欲赓新句砚空磨”,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回忆与向往。这里的“身不羽”象征着无法飞离现实的羁绊,而“欲赓新句砚空磨”则是他内心深处渴望创作、希望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复杂情感的愿望。
在下片,“篮舆端复为公出,泥饮唯应说尹多”,诗人提到了朋友间的往事和共同的回忆。这里的“篮舆”象征着平凡而不起眼的事物,但却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而“泥饮”则形容了生活中简单而平淡的享受。
最后,“却是旁观工指点,若为公锦杂渔蓑”,诗人反思自己对于朋友之情,如同巧手织就的锦缎一样复杂且深厚。这里的“旁观工”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而“若为公锦杂渔蓑”则是他对这份情谊的珍视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贵与认同。
漂泊来千里,讴谣满百城。
汉家尊太守,鲁国重诸生。
俗变人难理,江传水至清。
船经危石住,路入乱山行。
老得沧州趣,春伤白首情。
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
离别江南北,汀洲叶再黄。
路遥云共水,砧迥月如霜。
岁俭依仁政,年衰忆故乡。
伫看宣室召,汉法倚张纲。
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
明日东归变名姓,五湖烟水觅何人。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
歘从山之幽,斸断云根移。
劲挺隐圭质,盘珊缇油姿。
叶彩碧髓融,花状白毫蕤。
棱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
影澹雪霁后,香汎风和时。
吾祖在月竁,孤贞能见怡。
愿老君子地,不敢辞喧卑。
吾爱李太尉,崛起定中原。
骁雄十万兵,四面围国门。
一战取王畿,一叱散妖氛。
乘舆既反正,凶竖争亡魂。
巍巍柱天功,荡荡盖世勋。
仁于曹孟德,勇过霍将军。
丹券入帑藏,青史传子孙。
所谓大丈夫,动合惊乾坤。
所谓圣天子,难得忠贞臣。
下以契鱼水,上以合风云。
百世必一乱,千年方一人。
吾虽翰墨子,气概敢不群。
愿以太平颂,题向甘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