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马玄黄我马白,我往日南君漠北。
颜色不同心事殊,况有山川能间隔。
鸡鸣钟动灯荧荧,闻君被洒仍未醒。
明珠为泪金作心,持以赠君君不应。
君马玄黄我马白,我往日南君漠北。
颜色不同心事殊,况有山川能间隔。
鸡鸣钟动灯荧荧,闻君被洒仍未醒。
明珠为泪金作心,持以赠君君不应。
这首诗《两马行》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对比两匹马的颜色与内心情感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地理间隔,表达了深刻的人际关系与情感隔阂的主题。
首句“君马玄黄我马白”,以色彩鲜明的对比开始,暗示了人物之间身份或性格的差异。接着,“我往日南君漠北”描绘了两人相距遥远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和难以逾越的障碍。
“颜色不同心事殊,况有山川能间隔”这两句深化了主题,指出即使在表面上看似不同的事物(如颜色)背后,隐藏着相同的本质(如心事),而自然界的山川更是加剧了这种隔阂。
接下来的“鸡鸣钟动灯荧荧,闻君被洒仍未醒”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
最后,“明珠为泪金作心,持以赠君君不应”以比喻的手法,将情感比作珍贵的宝石,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得到回应的心愿。然而,“君不应”则揭示了最终未能得到理解或回应的遗憾。
整体而言,《两马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象征手法,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因种种原因产生的距离与隔阂,以及在面对这些隔阂时的复杂心情。
灯前亲芳泽,罗襦一袭,似隔阡陌。
软绣帘栊,燕子归来,花下曾识娇绵侧。
怕郎怀、溜钗横玉,霏唾凝碧。
奈空持、罗带斜倚,画屏无物与遮隔。
琴心早属梁园客,算卖赋、黄金过千百。
露药烟蕖,清是君文,秾是妾色。
头未白,斗风流,旧京扇扇,江左裙屐。
此乡有无限温柔,未应输合德。
水软新罗,山明秀黛,旧垂纶处。
青溪一舸,依约风帆隔前浦。
平波三尺桃花色,定载得、鸳鸯稳渡。
更一枝黄笛,临风吹起,万重烟絮。延伫。江关暮。
甚冷落汀洲,旧盟鸥鹭。长安倦旅。漫抛花外烟屿。
待君宫锦归来日,好再把、渔蓑换取。
倩舵尾、樵青闲倚,红亭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