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区流水清如靛,水底鱼虾皆不见。
渔翁共有得鱼心,两两扁舟去如箭。
沧浪汹涌涵苍冥,朝宗入海无暂停。
峰峦四面画图展,七十二朵芙蓉青。
歌声响落蛟龙窟,赤鲤惊忙时出没。
须臾捕得不胜喜,还家且贳杯中物。
西岩此去路无多,痛饮底须呼浪婆。
醉藉绿蓑随分卧,人间名利又如何。
具区流水清如靛,水底鱼虾皆不见。
渔翁共有得鱼心,两两扁舟去如箭。
沧浪汹涌涵苍冥,朝宗入海无暂停。
峰峦四面画图展,七十二朵芙蓉青。
歌声响落蛟龙窟,赤鲤惊忙时出没。
须臾捕得不胜喜,还家且贳杯中物。
西岩此去路无多,痛饮底须呼浪婆。
醉藉绿蓑随分卧,人间名利又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捕鱼图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先,诗人以“具区流水清如靛”开篇,将目光投向清澈见底的湖水,仿佛能看见水底的鱼虾,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渔翁共有得鱼心,两两扁舟去如箭”,生动地描绘了渔翁们驾着小舟在湖面上穿梭,追逐着鱼群,展现出他们对捕鱼的渴望与行动的迅速,如同离弦之箭般迅猛。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沧浪汹涌涵苍冥,朝宗入海无暂停”,展现了大海的波涛汹涌,连天接海,气势磅礴,仿佛无尽的水流汇聚于大海,永不停息。紧接着,“峰峦四面画图展,七十二朵芙蓉青”,描绘了远处山峦起伏,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七十二座山峰如盛开的芙蓉花,色彩鲜艳,美不胜收。
接下来,诗人通过“歌声响落蛟龙窟,赤鲤惊忙时出没”这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渔民们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似乎能穿透蛟龙的洞穴,吸引着赤色的鲤鱼在水中穿梭,时隐时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神秘感。
最后,“须臾捕得不胜喜,还家且贳杯中物”,描绘了渔民们捕获鱼后喜悦的心情,他们带着丰收的成果回家,或许会与家人共享这份喜悦,借酒庆祝。而“西岩此去路无多,痛饮底须呼浪婆”,则表达了即使在远离家乡的路上,渔民们也能找到欢聚的理由,无需等待风平浪静的时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渔民们捕鱼的艰辛与乐趣,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峨峨章甫冠,飘飘凌云气。
安肯郁郁居,乃试远游履。
风云负壮图,川原穷雅志。
槐竹憩幽深,草木仝臭味。
沧溟浩八极,呼吸入胸次。
物怪千万状,参错入吟思。
一篇复一篇,亹亹至百纸。
芳菲迷目睫,璀璨照窗几。
展玩三过读,殆类啖蔗美。
渐可造冲澹,岂特衒巧丽。
章句亦何有,尚辞尤尚理。
风行自成文,止于所宜止。
熟之而精之,循能造极致。
老我力已衰,不复竞吟事。
羡君年尚壮,进进殊未已。
骎骎班前修,挺挺俯时辈。
岂但蓟北传,可使鸡林至。
我祖藏北山,昔尝产紫芝。
庵以此得名,且将二百期。
耳闻非目接,至老心犹疑。
一朝地阐灵,枯槁生神奇。
晔晔根干间,挺秀分三枝。
采者不善护,犹惜其一遗。
移置盆盎中,赪黄互相辉。
岂殊子闻韶,不图乐至斯。
第嗟鲁获麟,所出非其时。
吾年已如此,斯祥将奚为。
独思避世士,商岭其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