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新春渐袅怡,蟾光迎望印晴池。
重茵列座聊酬节,江研宣毫正及时。
爵不言三一巡足,宴恒居后预开宜。
词臣底识偏荣幸,绮席频叨为解诗。
花云藕树綵飘萧,节景仙园日报韶。
酺宴昔曾闻庆历,赓歌兹盖法神尧。
摛词早见七言就,献颂休称六幕调。
同有殷心希雪泽,可能快意赏星桥。
风物新春渐袅怡,蟾光迎望印晴池。
重茵列座聊酬节,江研宣毫正及时。
爵不言三一巡足,宴恒居后预开宜。
词臣底识偏荣幸,绮席频叨为解诗。
花云藕树綵飘萧,节景仙园日报韶。
酺宴昔曾闻庆历,赓歌兹盖法神尧。
摛词早见七言就,献颂休称六幕调。
同有殷心希雪泽,可能快意赏星桥。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前小宴廷臣的场景,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宫廷文化气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新春时节的自然风光与月色之美,以及宴会中宾主欢聚、文采飞扬的景象。
首联“风物新春渐袅怡,蟾光迎望印晴池”描绘了新春时节,自然界的美好景色与月光映照下的池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接着,“重茵列座聊酬节,江研宣毫正及时”则点明了宴会的主题,宾客们在铺设了多层垫子的座位上,以文会友,庆祝佳节,同时提到了使用江边研磨的宣纸书写,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
颔联“爵不言三一巡足,宴恒居后预开宜”描述了宴会的礼仪与秩序,虽未提及饮酒的次数,但通过“一巡足”表达了适度饮酒的观念;“宴恒居后预开宜”则暗示了宴会的精心筹备与安排,体现出对宾客的尊重与礼遇。
颈联“词臣底识偏荣幸,绮席频叨为解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文臣参与宴会的荣幸之感,同时也提到在华丽的宴席上频繁吟诗作对,展现了文人的才华与风雅。
尾联“花云藕树綵飘萧,节景仙园日报韶。酺宴昔曾闻庆历,赓歌兹盖法神尧。摛词早见七言就,献颂休称六幕调。同有殷心希雪泽,可能快意赏星桥。”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盛况与文采飞扬的场景,提到了节日的庆祝活动与历史上的盛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先贤的敬仰。最后两句“同有殷心希雪泽,可能快意赏星桥”,表达了共同的心愿与期待,希望如同雪花滋润大地般,带来更多的喜悦与幸福,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代宫廷文化的风貌,也体现了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情谊与高雅情趣,是一首富有时代特色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银甲调莺,金钗掠凤,记曾低按秦吟。
雁阵惊寒,浑疑衡浦沙沉。
却怜赵女情何限,恋声声、梦断难禁。到而今。
逸相重招,仙籁还寻。
十三弦底魂消处,甚湘灵遗瑟,蜀客传琴。
明月来时,绿窗花影帘侵。
试弹一曲相思调,数江南、谁是知音。寄芳心。
画阁綀囊,庭院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