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艳春日,松析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云何百世下,中天吐寒芒。
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桃李艳春日,松析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云何百世下,中天吐寒芒。
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这首诗以桃李与松柏对比起笔,桃李在春日里鲜艳夺目,而松柏则显得黯淡无光,以此象征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接着诗人赞美了那些坚守贞心、不随波逐流的君子,即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们的精神依然如山岳般屹立不倒。
诗中提到“七子”,可能是指明代的七位文学家,他们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甚至能令同时代的文人如籍湜辈俯首称臣。然而,即便这些文坛巨擘的影响力无法与秦汉、宋唐时期的文学高峰相匹敌,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却因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永垂不朽。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震川老举子,即明代文学家归有光,他在江边的茅屋中,继续传授学问,弘扬先王之道。尽管他的影响力可能不如同时代的文豪,但其对文化的贡献和精神的传承,使得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最后,诗人感慨于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指出无论时代如何更迭,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和文化总能在后世得到发扬光大。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那些坚守理想、传承文化的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不息的信念。
来时梅花点行骖,桐阴萋翳今满檐。
堂堂岁月背人驶,对此清夜能无惭。
读书击剑好身手,野性束缚难为堪。
文冠越客古所叹,监厨借面生未谙。
风前凄亮折杨曲,梦中宛转随湘帆。
豪吟狂赏不几日,岂意造化嗔吾贪。
飘萧舞袖动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
后人笑我太寂寂,我谢此固非吾甘。
江山主人五湖长,年命可待何容谦。
唾壶击缺月落去,静听城鼓挝过三。
述德形惟肖,象贤知有人。
菊容如逸品,梅骨似前身。
至性孚遐迩,芳年感族邻。
才华推艺苑,誉望重成均。
气谊平生笃,仁贤到处亲。
无缘悭觌面,有道契交神。
令子书能读,先民矩是遵。
幸因乔梓接,复睹画图真。
尺幅清芬挹,遗编手泽陈。
丰仪明若月,眉宇蔼如春。
庠序家声旧,芝兰世泽新。
经畲垂训远,画壁寄思频。
何事毫添颊,惟嫌笑效颦。
题诗贻哲嗣,珍重并贞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