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吟。
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华岳山头雄虎啸,扶桑海底牝龙吟。
黄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名为《绝句六十四首·其二十》。在这短暂而隽永的四句话中,诗人以华岳山和扶桑海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雄壮与神秘交织的画面。
"华岳山头雄虎啸":这里的“华岳”指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以险峻著称。诗人将其比作一只“雄虎”,通过“啸”的动作,传达出山势磅礴、威武不屈的气势。
"扶桑海底牝龙吟":相对于华岳之巍峨,诗人接着描绘了一个水下世界。扶桑海是古代对东海的一种称呼,而“牝龙”则是一种神话中的生物,常与水有关。在这里,它在海底发出了吟咏的声音,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黄婆自解相媒合":这两句诗转换了语境,从自然景观转向人类情感。黄婆可能指的是一位老妇人,她扮演着媒人的角色来促成一段姻缘。这不仅展示了古代社会中媒妁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婚姻与爱情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视。
"遣作夫妻共一心":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美好愿望,即希望通过黄婆的撮合,男女双方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伴侣,拥有共同的心灵和未来。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对爱情的向往,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婚姻和谐、夫妻同心协力的重视。
总而言之,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长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追求。
紫皇斋祓感青冥,仙骥徊翔瑞气平。
百和真香凝玉羽,九枝芳燄动星精。
远辞金阙衔灵命,俯瞰瑶台效帝祯。
矫翼乍侵龙旆影,扬音微杂凤箫声。
应须置祀昭神异,岂止登歌纪圣明。
藻卫仰观皆率舞,益知天意合三清。
泽国迢迢枕海涯,眼前归思乱如麻。
清秋泉石无多地,残日楼台有几家。
两岸早霜红橘柚,半汀残雨老蒹葭。
明时不见投簪客,落尽西风紫菊花。
人世何为,江湖上、渔蓑堪老。
鸣榔处,汪汪万顷,清波无垢。
欸乃一声虚谷应,夷犹短棹关心否。
向晚来、垂钓傍寒汀,牵星斗。砂碛畔,蒹葭茂。
烟波际,盟鸥友。喜清风明月,多情相守。
紫绶金章朝路险,青蓑箬笠沧溟浩。
舍浮云、富贵乐天真,酾江酒。
常山县东足可惜,山光半紫溪全碧。
柳屿阴中轧轧车,桑畴径里青青麦。
溪流终日伴人行,隔岸青山唤得应。
石季伦家新步障,李将军画小围屏。
多情小艇招贤渡,载我溪南看山去。
黄昏我宿溪自行,只有青山伴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