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犹姓楚春申,珠履风流几斛尘。
樽俎一时俱上客,兴亡千载属何人。
萧萧病叶悲霜木,采采幽花识涧蘋。
白鹭不知今古事,临江一笑岸纶巾。
此山犹姓楚春申,珠履风流几斛尘。
樽俎一时俱上客,兴亡千载属何人。
萧萧病叶悲霜木,采采幽花识涧蘋。
白鹭不知今古事,临江一笑岸纶巾。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八月初游君山谊斋有诗同赋二首》其二。诗人以君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景和联想历史人物,展现了对时光流转、兴衰更替的感慨。
首句“此山犹姓楚春申”,将君山比喻为楚国公子春申君的化身,赋予了山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气息。接下来,“珠履风流几斛尘”形象地描绘出春申君的风度翩翩,但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流逝,繁华如尘。
“樽俎一时俱上客”写的是宴饮之景,众人欢聚一堂,然而“兴亡千载属何人”则引人深思,表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对“病叶悲霜木”和“幽花识涧蘋”的描绘,寓言人事沧桑,自然永恒。
最后两句“白鹭不知今古事,临江一笑岸纶巾”,以白鹭无知的形象,反衬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清醒认识,而那临江而笑、头戴纶巾的画面,则展现出诗人超脱而又略带寂寥的风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借景抒怀,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遗世独立和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