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初游君山谊斋有诗同赋二首·其二》
《八月初游君山谊斋有诗同赋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此山犹姓楚春申,珠履风流几斛尘。

樽俎一时俱上客,兴亡千载属何人。

萧萧病叶悲霜木,采采幽花识涧蘋。

白鹭不知今古事,临江一笑岸纶巾。

(0)
注释
犹姓楚春申:指山名似楚国春申君之名,寓有历史遗迹之意。
珠履:形容鞋子华丽,象征贵族或文人。
樽俎:古代酒器和盛肉的器具,泛指宴席。
兴亡千载:指历史的兴衰更替,历经千年。
萧萧病叶:形容落叶凄凉。
涧蘋:生长在溪涧边的植物,象征隐逸生活。
白鹭:鸟类,常被视为清高、超脱的象征。
岸纶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此处描绘白鹭的悠闲形象。
翻译
这座山还保留着楚国春申君的旧名,华贵的鞋子踏过之地,留下了如尘埃般的风流往事。
宴席上一时聚集了众多宾客,历史的兴衰千年过去,如今属于何人呢?
秋风吹过,病弱的树叶让人感到霜木的凄凉,采摘幽深山谷中的花朵,辨识出涧边的蘋草。
白鹭浑然不知古今变迁,只在江边悠闲地笑看,头戴纶巾,一副超脱世事的模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至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八月初游君山谊斋有诗同赋二首》其二。诗人以君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景和联想历史人物,展现了对时光流转、兴衰更替的感慨。

首句“此山犹姓楚春申”,将君山比喻为楚国公子春申君的化身,赋予了山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气息。接下来,“珠履风流几斛尘”形象地描绘出春申君的风度翩翩,但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流逝,繁华如尘。

“樽俎一时俱上客”写的是宴饮之景,众人欢聚一堂,然而“兴亡千载属何人”则引人深思,表达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对“病叶悲霜木”和“幽花识涧蘋”的描绘,寓言人事沧桑,自然永恒。

最后两句“白鹭不知今古事,临江一笑岸纶巾”,以白鹭无知的形象,反衬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清醒认识,而那临江而笑、头戴纶巾的画面,则展现出诗人超脱而又略带寂寥的风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借景抒怀,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遗世独立和历史沧桑感。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舟中偶述四首·其三

推篷一枕看银河,秋入新凉夜更多。

翻忆长安骑瘦马,尘埃两眼奈悲何。

(0)

孙少参父母挽

阅月初更甲乙年,双亲相继入重泉。

慈乌梦里音容隔,杜宇声中血泪连。

直笔至今挥此挽,荒碑何处锁寒烟。

莫嗟荣养迟三釜,已见銮章下九天。

(0)

连窝舟中偶述四首·其二

韶光去我疾如流,费尽诗辞莫挽留。

袍葛未离三伏暑,雁声遥送一天秋。

还凭白月开心曲,懒把焦桐上指头。

惨目风烟醒复醉,铁桥高步忆罗浮。

(0)

阅事有感

桃溪李径绿参差,争妒南枝胜北枝。

抱瓮疲来空自笑,栽花老去欲成痴。

人逢利害偏堪识,俗到浇漓不受医。

留取一樽延寿酒,秋风黄菊在东篱。

(0)

寓武昌宪台·其二

人间何处有蓬壶,老眼西来又北都。

已觉江山雄大楚,懒将花柳话西湖。

夕阳红处添计料,南斗低时数象图。

多谢乌台今夜月,清光犹复照吾儒。

(0)

自庆五十和顾能见赠五首·其四

百年今已半,身外总浮云。

开径延三益,飞觞醉十分。

皇天回斗柄,南极照斯文。

无限难言意,逢君欲告君。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