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萍白芷春陂生,菱叶藕花秋气清。
语儿泾畔各含思,为待先生吹笛行。
绿萍白芷春陂生,菱叶藕花秋气清。
语儿泾畔各含思,为待先生吹笛行。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菱藕图景。首句“绿萍白芷春陂生”,以“绿萍”与“白芷”点明了春天的气息,春水陂塘中生长着生机勃勃的绿萍与洁白的白芷,展现出一片清新明媚的春日风光。次句“菱叶藕花秋气清”,则将视角转向秋季,菱叶与藕花在清冷的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变化与和谐之美。
后两句“语儿泾畔各含思,为待先生吹笛行”,则赋予了画面以情感与动态。诗人想象着孩子们在泾河畔各自怀揣着思念之情,等待着某位先生的到来,希望他能吹起笛子,带来欢声笑语。这一场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整个画面不仅有自然景观的美,更有情感的深度和生活的温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江南水乡菱藕生长的季节变换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愫,是一幅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佳作。
忆昔坐肺石,有书千象魏。
岂为恋此官,欲以明厥志。
交珠既已辨,赵壁不复碎。
驱车还故里,心迹两无愧。
论交三十年,偶此复相会。
登堂把酒卮,未饮心先醉。
黎明当远别,与君坐不寐。
张灯写馀沥,一一见肝肺。
韦布未为贱,轩冕未为贵。
相期学古人,道德养精粹。
往年曾识太瘦生,风神如鹤诗有声。
高情雅澹惟爱竹,挥染不让东吴卿。
一竿两竿已清洒,凤尾萧萧翠堪把。
秋空弄影纵复横,宛坐山窗月明下。
眼中何得千琅玕,怪石齿齿扬飞澜。
人间六月无寸暑,细看令我霜毛寒。
忆在江南白沙渚,十亩新篁舞烟雨。
腰镰斸笋荐松醪,不惜年年自宾主。
马蹄再触京华尘,梦魂长绕苍庭筠。
偶窥墨本犹昨日,满耳清风怀故人。
谪仙之孙好图史,风节棱棱重金紫。
公馀相对欲忘餐,为说坚贞似君子。
朔气来时嘘冻云,千花万卉无馀芬。
凭谁可结岁寒友,雪后青青惟此君。
遥天无片云,溪水荫清樾。
谁开溪上楼,早见溪上月。
恍然冰壶中,涌此烂银阙。
主人时独来,水鸟声乍歇。
橘林晚霜过,荷沜微风发。
晴峰远相带,隐隐青一发。
水天荡无垠,斗柄正高揭。
凭阑击唾壶,神爽已飞越。
我欲往从之,乘夜泛渔筏。
一笑捲疏帘,促席共薇蕨。
酒力清易醒,诗怀浩难竭。
入眼竹洲寒,何时解尘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