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生处高,上有万壑争。
潺湲如可即,欲问芦蒋声。
不觉生处高,上有万壑争。
潺湲如可即,欲问芦蒋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高山之巅,俯瞰四周千沟万壑的壮丽景象。"不觉生处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惊叹和融入自然的忘我之情。"上有万壑争"则生动展现了山谷间的层峦叠嶂,仿佛在竞相争辉。
"潺湲如可即"中的"潺湲"形容流水声,诗人渴望能接近这流水,去倾听那来自溪谷的芦蒋(可能是芦苇或某种水边植物)发出的声音。"欲问芦蒋声"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谐之声的好奇与向往,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视听结合,展现了黑山之景的雄浑与幽静,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的诗歌往往寓含深意,此诗也不例外,体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三十六峰凝翠霭,数千馀仞锁岚烟。
轩皇去后无消息,白鹿青牛何处眠。
九陌无人行,寒月净如水。
洗然天宇空,玉井东南起。
我马卧我庭,帖帖垂颈耳。
霜花满黑鬣,安欲致千里。
我仆寝我厩,相背肖两已。
夜深忽惊魇,呼若中流矢。
是时兴我怀,顾影行月底。
唯影与月光,举止无猜毁。
吾交有裴宋,心意月影比。
寻常同语默,肯问世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