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布谷劝耕事,秋园络纬催机杼。
大家未织吏索租,小家欲织无丝缕。
无丝可织寒无衣,输租后期罪当笞。
悲鸣终夜不能已,嗟尔候虫何自苦。
春山布谷劝耕事,秋园络纬催机杼。
大家未织吏索租,小家欲织无丝缕。
无丝可织寒无衣,输租后期罪当笞。
悲鸣终夜不能已,嗟尔候虫何自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秋农耕图景,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开篇“春山布谷劝耕事,秋园络纬催机杼”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在春季播种和秋季织布的忙碌场景。“大家未织吏索租,小家欲织无丝缕”则揭示出下层社会因贫穷而无法按时交纳税赋的情形。接着“无丝可织寒无衣,输租后期罪当笞”深刻地表达了农民在缺少生产资料和生活之困境中所承受的双重压力。
诗人通过“悲鸣终夜不能已,嗟尔候虫何自苦”两句,传达出对农民遭遇的同情与怜悯之情。这里的“悲鸣”和“嗟尔”,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农民命运的悲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象丰富,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困顿的同情,以及对不公社会现象的批判。
妙藏绝邻,毕竟无身也清虚之理真。
幽灵独神,须臾返色也自照之智亲。
云寒有雪意,天远连秋津。缘起佛种,觉生幻尘。
语细音柔,丹山凤雏之韵。
目深眉重,檀林师子之颦。
借位途中宾主,借功门里君臣。
洞水逆流,望云岩而半肯。
曹山颠酒,知清税未全贫。
曲木床头握麈尾,心传一句付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