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城才过见樊城,旧堞荒凉总旧名。
废沼几行寒雁下,疏林数点晚鸦鸣。
分茅尚自怀山甫,谋国何须羡曼甥。
更问襄阳千古事,岘山依旧汉江清。
邓城才过见樊城,旧堞荒凉总旧名。
废沼几行寒雁下,疏林数点晚鸦鸣。
分茅尚自怀山甫,谋国何须羡曼甥。
更问襄阳千古事,岘山依旧汉江清。
这首《襄阳怀古》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描绘邓城与樊城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襄阳的深深感慨。
首联“邓城才过见樊城,旧堞荒凉总旧名”,开篇即以“邓城”与“樊城”为引子,点出地点,同时以“旧堞荒凉”描绘出古城遗迹的沧桑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颔联“废沼几行寒雁下,疏林数点晚鸦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静谧。废池沼中,几行寒雁缓缓降落,疏落的树林间,几点晚鸦发出哀鸣,这样的画面既孤独又悲凉,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寂与哀伤。
颈联“分茅尚自怀山甫,谋国何须羡曼甥”,这里引用了古代的历史典故,通过对比山甫与曼甥的不同表现,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时局的反思与忧虑。
尾联“更问襄阳千古事,岘山依旧汉江清”,诗人将思绪从具体的景物转向对襄阳历史的深思,岘山与汉江的永恒不变,象征着历史的长河虽波澜壮阔,但总有其不变的底色。这一句不仅收束了全诗,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怀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