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漠漠有依依,散作寒光锁翠微。
斜日晚来休拄笏,帝庭看傍衮龙飞。
天然漠漠有依依,散作寒光锁翠微。
斜日晚来休拄笏,帝庭看傍衮龙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画面。首句“天然漠漠有依依”以“天然”二字开篇,点明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无垠,而“漠漠”则描绘出一种辽阔而深远的感觉,“有依依”则在辽阔中增添了一份温柔与亲近,仿佛大自然本身就有种难以言喻的依恋与情感。
接着,“散作寒光锁翠微”一句,将目光聚焦于自然景观的细节上。这里的“寒光”不仅指光线的清冷,也暗示了一种静谧与深邃之美。“锁翠微”则是说这光芒将周围的绿色山峦笼罩,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斜日晚来休拄笏”这一句,转而从自然景观过渡到对人的描写。这里“拄笏”是一种古代文官休息时的动作,象征着官场的忙碌与闲暇。诗人通过这一动作,巧妙地表达了对官员们在繁忙政务之余,仍能享受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最后一句“帝庭看傍衮龙飞”,将视角拉回宫廷,想象着皇帝身边围绕着衮龙(古代帝王所穿的龙袍),寓意着权力与威严。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权力的描绘上,而是通过“傍”字,将自然与权力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之美与权力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