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鸟频闻滑滑泥,前村初报午时鸡。
园葵忽见花如盎,知是斜阳已向西。
山鸟频闻滑滑泥,前村初报午时鸡。
园葵忽见花如盎,知是斜阳已向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藤县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和时间的流逝。
首句“山鸟频闻滑滑泥”,描绘了山间小鸟在雨后湿润的泥土上跳跃的情景,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滑滑泥”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雨后的环境特征,也暗示了季节可能是春季或秋季,因为这两个季节雨水较多,泥土湿润,适合鸟类活动。
次句“前村初报午时鸡”,则将视线转向村落,描述了午时时分,远处村庄里传来鸡鸣声的情景。鸡鸣报晓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这里用“初报”二字,既表现了时间的准确,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氛围。
第三句“园葵忽见花如盎”,转而聚焦于园中之景,描写了一朵突然绽放的向日葵,其花朵仿佛盛满了阳光,呈现出饱满而鲜艳的姿态。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
最后一句“知是斜阳已向西”,点明了时间的推移,太阳即将落山。这句话通过“斜阳”这一意象,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美景,还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我从省事来,过失恒十九。
喜怒朝屡迁,言为夕多苟。
平生昩慎独,即事甘掣肘。
孔子万世师,天地共高厚。
颜渊称庶几,好学古未有。
我才虽卤莽,服膺亦云久。
胡然弗自力,万化脱枢纽。
颓颜无复少,此志还遂否。
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
念此不成眠,晨星灿东牖。
芳莲出淤泥,红药翻雕阑。
托根既匪固,尘滓亦瀰漫。
惊风将雨来,艳丽纷凋残。
此君自幽洁,玉立淇水滩。
氛埃弗能侵,奇石与盘桓。
岂解避盛暑,惟知耐祁寒。
风雨时一过,园丁报平安。
劲节不少摧,秀色益可观。
都台有君子,雅操世所难。
太常交谊深,比德写琅玕。
流芳嗣卫武,题诗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