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省事来,过失恒十九。
喜怒朝屡迁,言为夕多苟。
平生昩慎独,即事甘掣肘。
孔子万世师,天地共高厚。
颜渊称庶几,好学古未有。
我才虽卤莽,服膺亦云久。
胡然弗自力,万化脱枢纽。
颓颜无复少,此志还遂否。
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
念此不成眠,晨星灿东牖。
我从省事来,过失恒十九。
喜怒朝屡迁,言为夕多苟。
平生昩慎独,即事甘掣肘。
孔子万世师,天地共高厚。
颜渊称庶几,好学古未有。
我才虽卤莽,服膺亦云久。
胡然弗自力,万化脱枢纽。
颓颜无复少,此志还遂否。
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
念此不成眠,晨星灿东牖。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冬夜二首(其二)》以个人的反思和感慨为主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自我反省以及人生目标的追求。首句“我从省事来,过失恒十九”揭示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审视,承认自己常有过失。接下来的诗句“喜怒朝屡迁,言为夕多苟”描绘了情绪和言语的易变,反映出内心的波动。
诗人接着自责“平生昩慎独,即事甘掣肘”,表示自己在独处时也缺乏谨慎,做事时愿意被牵制。他将孔子视为万世师表,赞扬颜渊的好学精神,暗示自己虽然才质鲁莽,但对孔子的教诲深感认同,并决心效仿。
然而,“胡然弗自力,万化脱枢纽”表达了对自己的不满,认为自己未能充分发挥潜力,如同失去了生活的关键。诗人感叹岁月不待人,时间如白驹过隙,“颓颜无复少,此志还遂否”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忧虑,以及对自己能否实现志向的疑问。
最后两句“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再次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诗人因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眠,只能在晨星照耀的窗户前凝视东方,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当下的警醒。
整首诗通过自我剖析和对时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和人生价值的深度思考。
世皆疑子狂,我实识子狷。
坚壁抵万弩,侥倖杀身免。
穷官不救饿,穷巷妻子居。
穷巷多悲风,出入行敝车。
绁子独断手,罔救百弊疏。
谓当竭生命,老此四壁书。
愤极神为摧,血尽心乃枯。
吁嗟吾贾生,以死谢万世。
愿尔耿耿魂,死不受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