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过兴济县暂往段长老藏经阁避暑》
《舟过兴济县暂往段长老藏经阁避暑》全文
明 / 贡修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言寻避暑地,随意入僧房。

树以法云秀,莲从解脱香。

翻经知古乘,借相到羲皇。

火宅终难久,安心是上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贡修龄在炎炎夏日寻求避暑之地,偶然间踏入僧房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宁静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佛法智慧的探索。

首句“言寻避暑地,随意入僧房。”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和行动,他寻找一处清凉之所,不经意间走进了寺庙。接着,“树以法云秀,莲从解脱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了寺庙环境的清幽与祥和,树木仿佛被佛法所润泽,莲花散发出解脱的香气,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翻经知古乘,借相到羲皇。”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追求,通过阅读佛经,仿佛穿越时空,与远古先贤对话。这里的“古乘”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交通工具或旅行方式,也隐喻着知识和智慧的传承。“借相到羲皇”,则进一步强调了通过学习和思考,可以达到与远古智者心灵相通的境界。

最后,“火宅终难久,安心是上方。”以“火宅”比喻世俗生活的烦恼与苦难,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这里的“上方”可能是指寺庙的高处,象征着心灵的归宿和解脱之地。整句话传达了诗人希望摆脱世俗束缚,找到内心安宁的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避暑之地的偶然发现,以及在寺庙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佛教文化的和谐共生,更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贡修龄
朝代:明

贡修龄(1574—1641)字国祺,号二山,初名万程。南直隶常州府江阴(今属江苏)人,贡安甫四世孙。万历三十二年(1603)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四十八年(1620)任浙江东阳县知县,著有《匡山》、《斗酒堂》等集。
猜你喜欢

题画二首·其二

左规右矩性难耐,偶尔涂成太无态。

随我纵横适我胸,胡暇徇人之所爱。

(0)

莲华穴

状元孝子峙佳城,一朵莲华结穴成。

宰树尚留天水碧,至今过客识庵名。

(0)

留别故城士民四首·其四

俗吏残年减宦情,自嘲乡籍本吴伧。

一生愧乏才学识,三字惟知勤慎清。

道枉幸非惭柳下,心劳未足诩阳城。

去官又值随车雨,绿野村村叱犊耕。

(0)

公安局长刘干甫先生汉桢四十初度,赋诗侑觞八首·其五

汉水方城忆旧游,澧兰沅芷證灵修。

书生戎马奔驰久,羡有骚情到处留。

(0)

次赏菊韵藜青四首·其三

者番时值小阳春,社有耆英儗渭滨。

百卉骈罗尊寿客,一堂跄济聚诗人。

吟秋兴好皆知己,漉酒风高正及辰。

世界仙源何处是,且谈风月不谈秦。

(0)

次韵和汤伯迟先生赠八百遐龄长句一首

下走诗坛分一席,联吟过半白头人。

义熙经历情怀合,衡泌逍遥杖履春。

爱说风流非学晋,屡惊烽火甚燔秦。

纪年巧合篯铿寿,敢冀长生步后尘。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