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横桥聚浅沙,柳阴历乱夕阳斜。
黄鹂却似多情甚,沿路飞鸣送到家。
野水横桥聚浅沙,柳阴历乱夕阳斜。
黄鹂却似多情甚,沿路飞鸣送到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傍晚时分的自然之美。
首句“野水横桥聚浅沙”,描绘了春日里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横跨在一座小桥之上,河滩上聚集着细软的沙粒,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次句“柳阴历乱夕阳斜”,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氛围。柳树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影子,与斜阳的余晖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伤的美感。
第三句“黄鹂却似多情甚”,将视线转向空中,一只黄鹂鸟似乎有着特别的情感,它在诗人耳边轻快地飞翔,连续不断地鸣叫,仿佛在为诗人送行,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最后一句“沿路飞鸣送到家”,巧妙地收束了全诗,不仅表达了黄鹂鸟的陪伴与送行之意,也暗示了诗人对这次踏青之旅的满足与愉悦,以及对归家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傍晚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萍岸新淘见碧霄,中流相去忽成遥。
空馀孤屿来诗景,无复横槎碍柳条。
红旆路幽山翠湿,锦帆风起浪花飘。
共知浸润同雷泽,何虑川源有旱苗。
微风生青蘋,习习出金塘。
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
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
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
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
官曹崇重难频入,第宅清闲且独行。
阶蚁相逢如偶语,园蜂速去恐违程。
人于红药惟看色,莺到垂杨不惜声。
东洛池台怨抛掷,移文非久会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