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生青蘋,习习出金塘。
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
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
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
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
微风生青蘋,习习出金塘。
轻摇深林翠,静猎幽径芳。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
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
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
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
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和谐之美。诗人通过微风轻拂、青蘋生长、金塘露珠等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
"习习出金塘"一句,用“习习”形容微风的声响,传达了一种柔和的生命力;"轻摇深林翠"则表达了树木在秋风中的姿态,既有力量又不失优雅。接下来的"静猎幽径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与享受。
"掩抑时未来,鸿毛亦无伤"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无为而治的哲学态度。诗人通过“掩抑”和“无伤”,暗示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淡然。
接下来的"一朝乘严气,万里号清霜"则描写了一种雄壮的情景,诗人的心境随着秋风的变化而展开,显示出一种向往自由、超脱尘世的心志。"北走摧邓林,东去落扶桑"两句,则是对自然界的探索与冒险的描述,通过对方向和地名的运用,增添了一种广阔无垠之感。
最后,“扫却垂天云,澄清无私光”表达了诗人希望摒弃尘世的迷雾,以获得心灵的澄明与纯净。"悠然返空寂,晏海通舟航"则是对一种归于宁静、超脱凡尘的心境的描绘,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平和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和谐的节奏,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