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气荧荧夜属天,忍观禾黍废苍烟。
梦中亦问朝廷事,诗后唯书德祐年。
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空圆。
如今好弃毛锥子,望北长驱马一鞭。
剑气荧荧夜属天,忍观禾黍废苍烟。
梦中亦问朝廷事,诗后唯书德祐年。
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空圆。
如今好弃毛锥子,望北长驱马一鞭。
这首诗《偶成二首(其一)》由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剑气荧荧夜属天”,以剑气象征国家的威严与力量,夜晚的剑光直冲云霄,暗示国家虽处于危难之中,但仍有不屈之气。接着“忍观禾黍废苍烟”一句,通过禾黍的荒废和苍烟的消失,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遭受战争破坏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痛心。
“梦中亦问朝廷事,诗后唯书德祐年”两句,揭示了诗人即使在梦中也不忘国家大事,而“德祐年”则是南宋末帝赵昺的年号,意味着诗人对南宋末期国事的深深忧虑。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空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国之情。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愁绪,花柳似乎也在为国家的命运感到悲哀。而“江山无主月空圆”则表达了国家失去统治者后的荒凉与孤独,月亮的圆满反衬出人间的缺憾。
最后,“如今好弃毛锥子,望北长驱马一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绝望与无奈。他希望放弃文人身份,直接投身战场,以实际行动来改变国家的命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国家现状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国家衰败的背景,以及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无奈。
长安二月东风回,九门如雾凌晨开。
莺花得时自婀娜,笳鼓向暮何啾哀。
此时重筑黄金台,莱阳宋子天下才。
献书至尊赐颜色,穷巷不扫公卿来。
干戈自昔有反覆,神物岂合终蒿莱。
忆昨飘零逐渔艇,夜火荻花对清影。
一身入世常坎坷,二十为文最遒警。
怀古萧条拟《过秦》,开樽感慨歌《哀郢》。
难同年少登石渠,稍喜词人称画省。
意气何如诗崛奇,世情颇厌官孤冷。
白日燕市愁风尘,张镫清夜留故人。
我昔结发与子友,十年落魄安居陈。
江湖扰扰箭满眼,荆棘月暗生飞磷。
昭王寝墓群兔走,千岁松柏摧为薪。
狐裘贵人光道路,冲泥瘦马何嶙峋。
尺书远至妻孥泣,投策欲去僮仆嗔。
巢父钓竿不肯住,仿佛夏云开岛树。
灵药神山自渺茫,海鸥野老非难遇。
绕陌垂杨黄鸟飞,骊歌踟蹰送子归。
天涯双鬓愁摇落,海上浊醪无是非。
《送宋玉叔还莱阳》【明·赵进美】长安二月东风回,九门如雾凌晨开。莺花得时自婀娜,笳鼓向暮何啾哀。此时重筑黄金台,莱阳宋子天下才。献书至尊赐颜色,穷巷不扫公卿来。干戈自昔有反覆,神物岂合终蒿莱。忆昨飘零逐渔艇,夜火荻花对清影。一身入世常坎坷,二十为文最遒警。怀古萧条拟《过秦》,开樽感慨歌《哀郢》。难同年少登石渠,稍喜词人称画省。意气何如诗崛奇,世情颇厌官孤冷。白日燕市愁风尘,张镫清夜留故人。我昔结发与子友,十年落魄安居陈。江湖扰扰箭满眼,荆棘月暗生飞磷。昭王寝墓群兔走,千岁松柏摧为薪。狐裘贵人光道路,冲泥瘦马何嶙峋。尺书远至妻孥泣,投策欲去僮仆嗔。巢父钓竿不肯住,仿佛夏云开岛树。灵药神山自渺茫,海鸥野老非难遇。绕陌垂杨黄鸟飞,骊歌踟蹰送子归。天涯双鬓愁摇落,海上浊醪无是非。
https://shici.929r.com/shici/6JG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