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二首·其一》
《偶成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剑气荧荧夜属天,忍观禾黍废苍烟。

梦中亦问朝廷事,诗后唯书德祐年。

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空圆。

如今好弃毛锥子,望北长驱马一鞭。

(0)
鉴赏

这首诗《偶成二首(其一)》由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首句“剑气荧荧夜属天”,以剑气象征国家的威严与力量,夜晚的剑光直冲云霄,暗示国家虽处于危难之中,但仍有不屈之气。接着“忍观禾黍废苍烟”一句,通过禾黍的荒废和苍烟的消失,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遭受战争破坏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痛心。

“梦中亦问朝廷事,诗后唯书德祐年”两句,揭示了诗人即使在梦中也不忘国家大事,而“德祐年”则是南宋末帝赵昺的年号,意味着诗人对南宋末期国事的深深忧虑。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花柳有愁春正苦,江山无主月空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国之情。春天本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愁绪,花柳似乎也在为国家的命运感到悲哀。而“江山无主月空圆”则表达了国家失去统治者后的荒凉与孤独,月亮的圆满反衬出人间的缺憾。

最后,“如今好弃毛锥子,望北长驱马一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绝望与无奈。他希望放弃文人身份,直接投身战场,以实际行动来改变国家的命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国家现状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国家衰败的背景,以及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无奈。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雨止

秋雨愁难霁,新晴亦偶然。

万山青楚塞,一鹭白江天。

世事浮云外,乡心落照边。

片帆轻似叶,计日到花源。

(0)

寄德滋弟·其二

数椽十亩更何求,酒满樽罍月满楼。

庑下妻孥频举案,西风人醉稻花秋。

(0)

送宋玉叔还莱阳

长安二月东风回,九门如雾凌晨开。

莺花得时自婀娜,笳鼓向暮何啾哀。

此时重筑黄金台,莱阳宋子天下才。

献书至尊赐颜色,穷巷不扫公卿来。

干戈自昔有反覆,神物岂合终蒿莱。

忆昨飘零逐渔艇,夜火荻花对清影。

一身入世常坎坷,二十为文最遒警。

怀古萧条拟《过秦》,开樽感慨歌《哀郢》。

难同年少登石渠,稍喜词人称画省。

意气何如诗崛奇,世情颇厌官孤冷。

白日燕市愁风尘,张镫清夜留故人。

我昔结发与子友,十年落魄安居陈。

江湖扰扰箭满眼,荆棘月暗生飞磷。

昭王寝墓群兔走,千岁松柏摧为薪。

狐裘贵人光道路,冲泥瘦马何嶙峋。

尺书远至妻孥泣,投策欲去僮仆嗔。

巢父钓竿不肯住,仿佛夏云开岛树。

灵药神山自渺茫,海鸥野老非难遇。

绕陌垂杨黄鸟飞,骊歌踟蹰送子归。

天涯双鬓愁摇落,海上浊醪无是非。

(0)

送王于一移家秦邮

雨雪关河路,谁驱妻子行。

百年犹念乱,吾道此孤鸣。

草木荒中垒,江山老步兵。

苍茫甓湖水,莫辨鼓楇声。

(0)

秋日偶成·其六

扰攘东南战伐余,櫜弓归马竟何如。

斗牛一夜缠兵气,吴楚同时急羽书。

江黑怒鲸嘘浪立,月黄惊雁堕云疏。

五湖钓艇今安否,犹自莼鲈兴未虚。

(0)

读史·其一

冒顿纵鸣镝,何有乎妇翁。

齐虏穷计画,和亲苟弥缝。

白登帝胆落,事急聊相从。

官家屈体貌,四国少颜容。

贻谟累风俗,边鄙讵偃弓。

若淮阴而在,不当歌《大风》。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