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光缥缈护彤墀,恭睹吾皇报祀时。
法驾晓临仙仗肃,泰坛夜集汉官仪。
声谐彩凤风和细,影动蛟龙月上迟。
知是神人咸受职,共歌天保乐雍熙。
祥光缥缈护彤墀,恭睹吾皇报祀时。
法驾晓临仙仗肃,泰坛夜集汉官仪。
声谐彩凤风和细,影动蛟龙月上迟。
知是神人咸受职,共歌天保乐雍熙。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皇帝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壮观场景。首句“祥光缥缈护彤墀”,以缥缈的祥光环绕着红色的殿堂,营造出神圣而庄严的氛围。接着,“恭睹吾皇报祀时”点明了皇帝在此时进行祭祀活动,体现了对天地的敬畏之心。
“法驾晓临仙仗肃”描述了清晨时分,皇帝乘坐法驾(皇家出行的仪仗车)前来,仙仗(象征神仙的仪仗队)肃穆排列,显示出仪式的庄重与威严。“泰坛夜集汉官仪”则说明了在夜晚,汉代的官吏聚集于泰坛,共同参与祭祀,强调了传统礼仪的延续与尊崇。
“声谐彩凤风和细,影动蛟龙月上迟”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来衬托祭祀的和谐与庄严。彩凤的歌声与微风相和,蛟龙的影子随着月亮的升起而缓缓移动,这些生动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寓意着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
最后,“知是神人咸受职,共歌天保乐雍熙”表达了对神灵与人的共同参与祭祀活动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皇家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翠雾前驱,舞青蛟、飞动一檐晴色。
银凤翻空,球雪生香,风韵天然奇特。
素艳连娟清露晓,搜香处、蝶栖难觅。
这天与、水沉富贵,诗翁消得。好是神仙姑射。
拥翠被香寒,甚般标格。
特立春深,清閟兰幽,孤注惯谙寥寂。
惜芳但恐东风老,怕香屑、碎琼堪惜。
又不道、流年催人暗掷。
鲛人居,钱塘湖。
自从剑客过湖去,世人不识真仙儒。
灵丹掷湖水,湖水清如酤。
江妃惜不得,贮在明月壶。
鲛人夜饮明月腴,夜光化作眼中珠。
手擎莲叶盘一株,盘中走珠汞不如。
世人无仙意,波心荡漾青头凫。
烹龙炮凤日日千金厨,何以洒君心热宁君躯。
洒君热,宁君躯,须饮鲛人明月珠。
盘皇开天露天丑,夜半天星堕天狗。
璇枢缺坏奔星斗,轮鸡环兔愁飞走。
圣娲巧手炼奇石,飞廉鼓鞴虞渊赤。
红丝穿饼补天穿,太虚一碧玻璃色。
辐旋毂转四极正,高盖九重悬水镜。
三光不凋河不泄,天上神仙宅金阙。
当时坤母亦在傍,下拾残灰补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