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妇善主馈,甘旨出中厨。
中妇善调筝,清歌似罗敷。
小妇似小乔,中夜读兵书。
丈人不复乐,起起去防胡。
大妇善主馈,甘旨出中厨。
中妇善调筝,清歌似罗敷。
小妇似小乔,中夜读兵书。
丈人不复乐,起起去防胡。
这首诗描绘了一户人家中的三位女性,各具特色。大妇擅长烹饪,美味佳肴出自她的巧手;中妇则精通音乐,筝声清越如美女罗敷般动人。小妇则像古代美女小乔一样聪明,竟然在深夜研读兵书。然而,这样的场景并未给家中的男主人带来欢乐,他反而因忧虑边疆的战事而坐立不安,不时起身准备去守卫边防。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象征,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时代的动荡,体现了诗人对战争背景下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
画楼高处蝉嘶柳,几曲危栏同倚。
映日冰心,迎风雪态,清彻香肌无暑。南窗雨洗。
乍云隐轻雷,晚凉如水。
扇引合欢,斜侵明月枕初欹。
闲庭起来携手,渐黄昏院落,明河低坠。
浴罢妆残,钗偏髻堕,雨点春山馀翠。轻绡卸体。
怕一搦烟轻,不禁清吹。簟展湘纹,别有一腔秋思。
烟柳低迷,鹤唳猿啼,怪矣先生。
笑衣冠不整,扁舟欲渡;俯观鲛室,仰啸苍冥。
日月纵横,乾坤浩荡,谁更昏昏谁更醒。
长江里,纵波涛拍岸,稳坐休惊。翛然把酒孤斟。
且莫怨、青袍误此身。有山川秀色,时堪娱目;
性灵佳句,尽可陶情。
莫问东吴,何分西楚,斜挂征帆缓缓行。
前途邈,待风云万里,任意寻春。
夫子富才调,宝剑岂长埋。
晚成当此时矣,去去莫疑猜。
但向蓬窗茅店,珍重风餐露宿,漫念米和柴。
弱质纵非健,门户学持来。桃叶渡,伤心窟,古休怀。
三场为我,鏖战努力步云阶。
好趁桂花香里,玩罢板桥明月,归棹理秦淮。
端正拂尘酒,何惜拔金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