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七月生晚凉,大树小树临幽窗。
枯槎行蚁过无数,晴空好鸟飞一双。
六月七月生晚凉,大树小树临幽窗。
枯槎行蚁过无数,晴空好鸟飞一双。
这首元代诗人良震的《绝句》,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宁静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和谐之美。
首句“六月七月生晚凉”,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在炎炎夏日的六月和七月,夜晚来临之时会带来一丝凉意。这不仅为读者勾勒出季节的特征,也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展现的是一幅静谧而清凉的画面。
接着,“大树小树临幽窗”一句,将视线聚焦于窗前的树木。这里的“大树小树”并非实指大小不一的树木,而是泛指环绕四周的林木,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树木的存在,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为后文的自然景观提供了背景。
“枯槎行蚁过无数,晴空好鸟飞一双”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第一句描述的是地面上的情景:枯木上蚂蚁忙碌地行走,象征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依旧活跃,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停歇。第二句则转向天空,晴朗的天空中,一对小鸟自由飞翔,它们的出现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夏日傍晚从地面到天空的自然景观,既有对静谧凉爽的夜晚的描绘,也有对自然界生命活动的细腻观察。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翠幄初防日影侵,春云送雨信无心。
莫愁客散妨车马,且喜农安得砭针。
侍妓点衣重结束,游人沾盖尚追寻。
临归未尽杯中兴,却放船头醉里吟。
湿云落地未回天,坠絮将飞力尚绵。
雾重自侵旗尾润,日高谁傍瓮头眠。
行田岁望三登谷,按辔诗成万选钱。
霖雨长应随出处,春来只见月光圆。
草木空催造化忙,六花先出压群芳。
酒寒玉斝消春味,烟湿金炉减昼香。
地暖落斝堆旋失,风和乱片舞初长。
相公更好调元去,已兆丰年在此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