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中书权直程沧洲》
《呈中书权直程沧洲》全文
宋 / 柴望   形式: 七言律诗

玉旨传宣夜直扉,制麻侵晓进呈归。

三槐龙影连青琐,千柳莺声度紫薇。

袖惹炉香飘雾霭,砚传盘露映旌旗。

承恩更赐金莲炬,犹胜清光太乙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zhōngshūquánzhíchéngcāngzhōu
sòng / cháiwàng

zhǐchuánxuānzhífēizhìqīnxiǎojìnchéngguī

sānhuáilóngyǐngliánqīngsuǒqiānliǔyīngshēngwēi

xiùxiāngpiāoǎiyànchuánpányìngjīng

chéngēngèngjīnliányóushèngqīngguāngtài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望的作品《呈中书权直程沧洲》,通过对夜间直宿中书省的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官场生活的细节和皇帝的恩宠。首句“玉旨传宣夜直扉”写出了深夜里皇帝的命令传递,显示出宫廷的庄重与神秘。接着,“制麻侵晓进呈归”描述了官员清晨忙碌地处理政务后返回的场景。

“三槐龙影连青琐,千柳莺声度紫薇”运用象征手法,以三棵槐树(古代常用来比喻宰相)和紫薇花(象征皇城)的景象,烘托出中书省的威严与春意盎然,同时通过“莺声”传达出宁静祥和的气氛。

“袖惹炉香飘雾霭,砚传盘露映旌旗”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环境,炉香袅袅,砚水清凉,旗帜在晨露中显得格外鲜明,体现了官员们严谨的工作态度。

最后两句“承恩更赐金莲炬,犹胜清光太乙藜”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金莲炬象征着贵重的赏赐,比寻常照明的藜火更为珍贵,表达了诗人对皇恩浩荡的欣喜和对仕途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典雅,意境优美,既描绘了官场生活,又寓含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仰。

作者介绍

柴望
朝代:宋   号:秋堂   籍贯:江山   生辰:1212—1280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再续伤春词四首·其三

事当无奈且吟诗,莫以缠绵笑我痴。

秋蟀迎凉时泣露,春蚕到老尚抽丝。

茫茫碧海心常繫,寂寂黄茄诉已迟。

此去九原如念我,也应来诵断肠词。

(0)

伤春词十二首·其十一

到此茫茫感逝波,营斋营奠复如何。

魂归忉利乘云杳,佛号慈悲救苦多。

东海无鲸能激浪,南山有鸟悔张罗。

微吟感得幽灵聚,蔌蔌秋风响薜萝。

(0)

历劫吟·其十二

斜阳暗淡下秋林,霜雪旋将绿叶侵。

杜老还乡思弟妹,清词宛转付哀吟。

(0)

咏周茂叔爱莲·其四

仆岂忘情者,梯荣亦可嗤。

自邀高士鉴,敢谓赏音迟。

洁白真无玷,垂青慰所思。

幽怀诚浩荡,即境好吟诗。

(0)

题徐昆球照二首·其一

经营酒国住诗家,独立苍茫谱岁华。

恨少一枝方竹杖,与君风雪探梅花。

(0)

杨柳铺

一林黄叶晓霜严,无数奇峰卓笔尖。

客路好防泥滑滑,连朝常作雨纤纤。

每逢胜地常留句,为爱名山数卷帘。

寄语肩舆须缓步,沿途佳景又新添。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